返回首页 无障碍浏览

政府信息公开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依申请公开

镇街道部门信息

序号 标题 发文字号 成文日期 发布日期
临夏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为了更好地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方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提交和接收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以下简称《条例》、《甘肃省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有关规定,编制本指南。

一、政府信息公开主体及范围

市政府信息公开主体包括市政府及市政府各组成部门、直属机构、部门管理机构(以下统称为市级行政机关)、各镇街道。市政府办公室为全市政务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临夏市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政府信息中心,承担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市政府信息公开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除以下信息外,其余政府信息应当公开:

(一)依法确定为国家秘密的政府信息;

(二)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的政府信息;

(三)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政府信息;

(四)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公开会对第三方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政府信息,但是第三方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会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除外;

(五)单位内部事务信息,包括人事管理、后勤管理、内部工作流程等方面的信息;

(六)市政府信息公开主体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过程中形成的讨论记录、过程稿、磋商信函、请示报告等过程性信息以及行政执法案卷信息(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该公开的从其规定)。

二、信息公开的主体及方式

(一)主动公开

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室负责向社会主动公开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室制发的非涉密类政府信息。主要包括:

1.市政府“临市府发”和市政府办公室“临市府办发”文件中宜于主动公开的文件。

2.政府工作报告、重大决策、重大工作部署及相关政策解读情况。

3.非涉密的市政府重大活动。

4.非涉密的领导活动、讲话。

5.非涉密的市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内容。

6.市政府人事任免。

7.非涉密的市政府重大督办事项。

8.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信息。

9.市政府及其工作机构的领导人员简历、职务、分管工作、机构职责等信息。

公开形式:

1.临夏市人民政府网(网址:http://www.lxs.gov.cn)和“临夏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微信公众号公开政府信息。

2.市政务公开专区查阅(点击查看: 临夏市政务公开专区详情)。

3.其他方式。

通过新闻发布会、广播、电视、报刊等形式公开政府信息。

市政府授权市政府部分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和部门管理机构负责主动公开以下政府信息:

1.市发改局负责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2.市财政局负责发布市级财政预算、决算报告;

3.州生态环境局临夏市分局负责发布环境质量公报;

4.市统计局负责发布统计公报;

5.市司法局负责发布市政府规章;

6.依照有关规定应当公开的市政府的其他信息。

市政府其他部门按职能主动公开以下政府信息:

1.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责任部门:市政府职能部门、直属机构、部门管理机构、各镇街道)

2.公共法律服务。(责任部门:市司法局)

3.行政审批。(责任部门:市政府职能部门及各相关单位)

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责任部门:市统计局)

5.市列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设及实施情况;市政府制定价格信息,查处价格和行政事业性收费违法违规行为情况。(责任部门:市发改局)

6.市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标准和实施情况。(责任部门:市财政局)

7.市级部门预算决算、“三公”经费。(责任部门:报送市人大审查部门预算的市级部门、单位)

8.保障性住房信息。(责任部门:市住建局)

9.招投标有关信息。(责任部门:市级招投标行政监督部门、投资项目审批核准部门、有关资质资格认定部门)

10.征地拆迁信息。(责任部门: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房征中心)

11.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责任部门:市财政局、市发改局)

12.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和办理情况。(责任部门:实施行政许可的市级部门、单位)

13.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的依据、条件、程序以及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行政处罚决定;(责任单位:具有行政处罚权、行政强制权的部门)

14.乡村振兴、教育、医疗、优抚、社会保障和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责任部门:市乡村振兴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残联)

15.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责任部门:临夏州生态环境局临夏市分局、市卫健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

16.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生产、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报、发生和处理情况;(责任单位:市应急管理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卫健局、市公安局、市地震局、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

17.公务员招考的职位、名额、报考条件等事项以及录用结果;(市人社局)

18.公益事业的投资、建设和使用情况;(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19.自然、资源、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非涉密情况;(责任单位:市政府各部门)

20.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

公开时限:各部门应当制定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并及时调整更新,明确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并通过临夏市人民政府网、信息公告栏、电子屏幕、报刊、广播、电视、政务新媒体以及其他便于公众及时获取政府信息的载体公开信息。以上信息的公开时限为自信息产生或变更后的20个工作日内。

三、依申请公开

除上述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其中,公众向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室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按以下方式办理。

(一)受理机构

临夏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受理公众向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室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向各部门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可以在临夏市人民政府网在线申请或到受理机构当面申请。

咨询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08:30-12:00,下午14:30-18:00(法定节假日、公休日除外)

咨询电话:0930-6320972(咨询电话)0930-6320975(传真)

通讯地址:临夏市人民路1号

邮政编码:731100

(二)申请方式

申请人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应填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申请人可通过受理机构联系电话咨询相关申请手续。为提高处理效率,申请人对所需信息的描述应详细、明确。

1.书面申请。申请人可通过信函等形式提交申请。通过信函方式提出申请的,请在信封左下角注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字样。采用书面形式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可以口头提出,由受理单位代为填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2.互联网申请。申请人可在临夏市人民政府网在线提交申请。

3.当面申请。申请人可以到受理机构当面申请获取政府信息,并填写《申请表》。

为了提高申请的处理效率,申请人应对所需政府信息尽量描述详尽、明确,如提供该政府信息的名称(标题)、发布时间、文号或者其他有助于确定政府信息内容的提示;申请人可以委托代理人提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申请时应当出示申请人、代理人有效证件以及授权委托书;申请人应当将所取得的信息用于合法用途。市政府和市政府办公室不直接受理通过电话提出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但申请人可通过电话咨询申请程序。

(三)申请受理

1.申请处理

受理机构收到申请后,将进行登记和审核。经审核申请的内容描述不明确,受理机构将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申请人作出补正。经审核申请符合受理各项规定的,受理机构将根据《条例》第三十六条之规定分别作出答复。

2.申请受理时间

(1)申请人当面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以提交之日为收到申请之日;

(2)申请人以邮寄方式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以签收之日为收到申请之日;以平常信函等无需签收的邮寄方式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应当于收到申请的当日与申请人确认,确认之日为收到申请之日;

(3)申请人通过互联网渠道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传真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以双方确认之日为收到申请之日。

(四)申请答复

1.答复的期限。受理机构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能够当场答复的,将当场予以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将于收到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需要延长答复期限的,将按程序报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20个工作日。受理机构征求第三方和其他机关意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上述期限内。

(五)申请费用

受理机构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一般不收取费用。但申请人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频次明显超过合理范围的,受理机构将收取适当费用。依据省政府信息公开指南(2019年版)精神,具体收费办法待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全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制定后公布。

四、政府信息公开审查

对于拟公开的政府信息,县级行政机关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审查。不能确定政府信息是否可以公开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报有关主管部门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

五、监督方式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投诉、举报,也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1.临夏市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

单位名称:临夏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930-6325958

通信地址:临夏市人民路1号

邮政编码:731100

2.行政复议

单位名称:临夏市人民政府

联系电话:0930-6313332

通讯地址:临夏市人民路1号

邮政编码:731100

3.行政诉讼

单位名称:永靖县人民法院

联系电话:0930-8831276

通讯地址:甘肃省永靖县刘家峡镇富民路(无门牌号)

邮政编码:731600

4.监察机关:临夏市监察局

投诉电话:0930-6320967

通信地址:临夏市东区市政府统办楼9楼

邮政编码:731100

 


市长
副市长
  • 陈占奎
    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市长(常务),陈占奎,男,回族,1968年7月,经济学学士,学历本科,中共党员。
    协助市长处理市政府日常工作。协助市长负责审计方面的工作。负责“放管服”改革、政务公开、优化营商环境、数字政府建设、统计调查、财政金融、自然资源、征地拆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汛抗旱、防震减灾、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为民办实事等方面的工作。
  • 孔仙月
    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孔仙月,女,汉族,1978年1月,中共党员,学历大学
    负责教育、医疗保障、工业和信息化、通讯等方面的工作。
  • 魏刚
    市委常委、副市长,魏刚,1979年10月,工程硕士,中共党员。
    负责外事、发展改革、国防动员、民政、退役军人事务、科技、地方志、民族宗教、残疾人事业、群团、驻军等方面的工作,统筹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牵头联系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挂职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
  • 郭涛
    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挂职),郭 涛,男,汉族,1979年9月出生,工学学士,学历大学,中共党员。
    负责东西协作、卫生健康、疫情防控等方面的工作,统筹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
  • 胡文明
    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督察长,胡文明,男,汉族,1973年5月出生,学历大学,中共党员。
    负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依法行政、司法、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工作。
  • 马旭凯
    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马旭凯,男,回族,1984年7月出生,工学学士,学历本科,中共党员
    负责“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政务公开、数字政府建设、发改统计、工业和信息化、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市场监管、通讯等方面的工作。
  • 马继超
    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马继超,男,汉族,1971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学历大学
    负责住房和城乡建设、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物业管理、园林绿化、林业草原、生态环境、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工作。
  • 马虹
    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马虹,女,汉族,1987年2月出生,教育学学士,学历大学,中共党员
    负责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水务、商务节会、美食产业、文化旅游、体育广电等方面的工作。
政府工作机构
政府组成部门
事业单位
二级单位
直属单位
镇街道
领导简介
简       历:
工作分工:
关闭
临夏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4112日在临夏市第十七

  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临夏市人民政府市长  刘尚增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围绕打造魅力花都、建设公园城市发展定位,按照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团结带领全市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迈上了新台阶。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0.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0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71元,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被省委省政府评定为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我们着眼扩大有效投资,千方百计抓项目、强招商,经济社会发展动能充沛施总投资339亿元的重点项目126个、累计完成投资95.6亿元,其中42个项目建成投用;争取到债券资金、转移支付资金、中央预算内及国债资金、各类专项资金共计46.04亿元,比上年度增加5.64亿元项目建设和资金争取成效显著组建成立产业链招商专班和招商引资联络服务中心,签约落地招商引资项目26个、签约资金70亿元,当年到位资金22亿元,实现招商引资数量质量双突破、双提升。

——我们聚焦“三农”中心任务,接续发力固成果、促振兴,和美乡村建设步履坚实。常态化落实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5亿元,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642个,乡村就业工厂吸纳劳动力1520人,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落实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3875万元,完成消费帮扶1.27亿元,促成12家东部企业注册落地,带动就业597人。完成粮播面积1.54万亩、粮食产量1.1万吨。特色种植达到1.3万亩、亩均产值5000元以上,完成牛羊交易220万头、屠宰加工60万头,临夏市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申报成功,枹罕镇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完成创建。统筹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示范镇村创建、村容村貌整治、农村厕所改造等工作,折桥村被命名为省级“和美乡村”1

——我们大抓特色产业培育,狠下功夫锻长板、增效益,县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聚焦文旅产业,临夏世界地质公园顺利通过世界地质公园理事会技术审查,成功创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县,相继举办河州牡丹文化嘉年华、省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品牌节会赛事,精心打造10大夜间消费聚集地,凤林书院、河州盖碗茶文化博览园建成运营,乡村旅游多点开花、业态不断丰富,全年接待旅游人数1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6亿元。聚焦花卉产业,编制完成《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一期全面达产,鲜花港二三期、牡丹科技园加快建设,亿农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聚焦园区经济定出台园区经济指导意见和配套政策措施,创新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等稳步推进,培育完成产值5000万元企业1户、2000万元企业2户、1000万元企业10户,预计新增规上企业3户迈出了转型发展的新步伐。聚焦商贸产业,百益时代广场开业运营,临夏CBD动工建设,销售新建商品房3964套、增长31%,交易二手房2925套、增长95.7%,完成电商销售1.03亿元、增长12%,实现出口2827万元、增长22%,新入库限上商贸企业11户。聚焦美食产业河州苑”美食旗舰店成功登陆济南,提档升级各类餐饮门132家,全新打造牡丹文化公园、蓝天家园步行街等美食聚集地,“河州味道·临夏美食”品牌影响力和引流效应持续提升。

——我们树牢公园城市理念,建管并重夯基础、破难题,魅力花都形象蝶变升级。完成河州牡丹文化公园美化绿化亮化和业态布设,在城市道路环线栽植花卉苗木76.2万株、完成城区绿植养护792万平方米、设置花箱6647个,实现了公园形态与城市建筑的有机融合。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环城北路建成通车,华寺西街蝴蝶楼背巷等6条道路拓通建设,城东二路等4条道路完成提升,新华街等5个停车场进展顺利,8716套棚户区建成入住,3240户老旧小区完成改造,30栋老旧楼加装电梯,有效缓解了广大群众的急难愁盼。深入推进“一难两乱”“一盔一带”“午夜守护”行动,对全市142个物业小区进行星级考评,建立“质价相符”的物业服务收费标准,开展督查367轮次,解决城乡环境问题3.1万件,“治理、改造、提升、通畅”的系统效果不断显现,城市气质颜值全面提升。

——我们致力增进民生福祉,矢志不渝强保障、暖民心,各族群众生活更有质感。全市民生支出25.1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大力推动教育振兴,投入3.8亿元实施教育项目8个,其中第五实验小学、折桥中心幼儿园、第五中学小学部建成投用;小学、幼儿园实行网上报名、网上摇号机制,择校热、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市妇幼保健院、中西医结合医院项目主体完工,在市医院设立“乔彬工作站”开展小儿先心病诊疗131人,成功创建国家级健康促进县。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100人次,新增城镇就业3430人,输转劳务4万人次、创收11.3亿元。全面办成省列民生实事,深入推进“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结对特困人员、孤儿、重度残疾人12361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4%、6%,创新打造青春绽放“小红星”公益课堂,全覆盖建成村社区“关心关爱幸福食堂”,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一年来,临夏市先后获得第八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全省双拥模范城、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书香中国·全民阅读推广城市”等荣誉称号。

——我们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攻坚突破优服务、提信心,重商兴商环境不断优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网上认领办理依申请和公共服务事项3018项、网办率100%,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自助服务终端办理事项1.8万件、办结率99%。严格落实“帮办代办加包办”机制,创新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为企业发展、项目落地、人才引进、政策落实提供全链条、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全面落实国家、省州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为41户企业办理留抵退税3442.8万元,为31户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税费149.3万元,向2538户中小微企业协调放贷53.4亿元,为困难企业和群体办理延期还本付息19.5亿元,为9514户纳税人减免“六税两费”21434万元,发放各类奖补资金679万元,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动能。

——我们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守底线抓保护、重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深入推进林长制工作,完成新造林4080亩,退化林修复600亩,补植补造3900亩。严格落实河长制,深入推进“清四乱”3行动和“四抓一打通”4工作,常态化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私屠滥宰打击和医废规范处置,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扩容,城市再生水综合利用、厨余和建筑垃圾再生处理等项目进展顺利,全市水环境、土壤环境保持稳定。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南区热源厂一期项目建成投用,完成农村“煤改电”2437户、农村“煤改气”150户、无暖楼集中供热409户、城乡既有建筑节能改造3728户,空气质量持续优化扎实开展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办结环保信访案件16件,查处环境违法行为314起,一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我们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持之以恒转作风、提效能,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在深学笃行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推进“三抓三促”行动,着力转变作风,提升工作效能,政府系统敢于担当、勇于争先的干事氛围更加浓厚。全面落实市委部署,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27件、政协委员提案65件,办结率分别为85.83%、86.15%。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从严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高质量完成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

龄、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工会、科普、红十字、慈善、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取得新成效,统计调查、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文史档案、外事侨务、地方志、信访、地震、供销等工作取得新进展。特别是积石山县6.2级地震发生后,立即组织消防、医疗、教师、河州救援队、民兵应急连、退役军人6支志愿服务队,以及200名技术人员、30台救援机械第一时间驰援抗震救灾一线,动员爱心企业和社会各界捐款捐物2640余万元,分批次支援棉衣、帐篷、食品等紧缺物资,为灾区人民奉献了爱心、贡献了力量。

各位代表,成绩凝聚汗水,担当书写情怀。回顾过去的一年,每一分收获都浸透着汗水、凝结着心血,每一份成绩都是干出来、拼出来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关键在于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依靠在于市人大、市政协和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鼎力支持,基础在于全市干部群众的团结拼搏。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驻临部队、武警官兵和消防指战员,向无私支持积石山县抗震救灾的各方援助者,向济南市、厦门市和所有关心支持临夏市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工作仍有许多问题和不足: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部分经济指标增幅没有达到预期;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工业基础薄弱,园区支撑作用发挥还不够;风险防范任务依然较重,金融债务、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风险隐患不容忽视;民生保障、公共服务、城市建设管理与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政府自身建设还需加强,依法行政、改革创新、狠抓落实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力有序加以解决。

2024年工作任务

今年临夏市加速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加力落实“十四”规划的关键之年,更是打造魅力花都、建设公园城市的攻坚之年。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视察临夏时的殷切嘱托,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州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切实扛牢首位责任,充分发挥首位作用,全力打造幸福之城、发展园区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魅力花都、建设公园城市迈出新的步伐,奋力谱写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临夏市崭新篇章。

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围绕落实上述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力推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让和美乡村颜值更靓内涵更美打造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区为目标,抓实“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5重点任务,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守牢底线巩固脱贫成果。完善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闭环机制,紧盯重点人群扎实开展“六必查”6“六必访”7,落实产业、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帮扶政策,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实施好脱贫人口增收三年行动计划,综合运用产业就业、兜底保障、社会帮扶、金融扶持等方式增加群众收入加强与市中区的对接联系,力争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教育医疗、消费帮扶、人才交流等方面扩大帮扶实效。

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以临夏市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为依托,用工业化思维、循环化理念推进牛羊全产业链发展,实施好生物科技产业园、良种牛羊繁育推一体化基地建设等项目,对清源、俊林、三谊、佳源牧业等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开发氯化高铁血红素、血红蛋白、心脏瓣膜、水溶肥等延链产品,指导企业更新设备、升级技术、打造品牌,助推牛羊产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农业+文旅”“乡村+美食”等业态,鼓励群众开办餐饮门店、从事农家乐等旅游服务行业,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培育龙头企业3家,新增家庭农场4家,打造“三品一标”83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进一步增强乡村发展动能。加快现代农机装备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实施,积极推广新机具、新技术,助力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管好用好8002亩高标准农田,持续开展撂荒地清理整治,严格落实粮食安全“三个不减”9要求,确保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保持稳定。

形魂并塑扮靓乡村颜值。深学细用“千万工程”10经验,以“乡村公园”美学理念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抓好2万套乡村振兴供水设施改造更换和125户农村改厕统筹推进农村“十改八治”11和公共服务提升,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绘就和美乡村画卷。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平安建设,深入开展移风易俗,着力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二、聚力提升项目投资势能转换,让拉动效应活力更盛动力更强。项目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抓手,高水平谋划项目,高效能实施项目,全方位招商引资,大力度培植财源,不断夯实“稳”的基础、巩固“进”的态势。

精准谋划优结构“今天的项目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的理念,深入研究国家和省州投资导向,统筹城市规划、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短板不足,科学精准谋划财源性、延链条、动强的发展项目和产业项目,最大限度发挥项目投资拉动作用。强化“争资就是增收”的意识,加大转移支付、预算内资金、专项资金、万亿国债争取力度,为项目顺利落地建设打好基础。

高效建设增动能谋划实施总投资407亿元的重点项目190个,其中:新建项目98个、139亿元,续建项目92个、268亿元;政府投资项目143个、251亿元,社会投资项目47个、156亿元。紧盯扩大有效投资这个关键,严格落实领导包抓和清单管理制度,全力以赴抓前期办理、抓进度支出、抓质量安全、抓规范管理,力争所有项目3月底前完成前期工作,解冻后及时开工、复工,确保项目落下地、建起来、发展好。

大抓招商提质效入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和“千亿招商”行动,聚焦延链补链强链,健全完善并动态调整招商项目、目标企业、优惠政策、项目对接“四个清单”,力争把最需要、最迫切的产业项目和优质企业引进来。继续加大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商会招商、政企联合招商力度,加强对已签约项目和有意向企业的跟踪对接,做好已落地项目的服务保障,实现签约项目当年开工率达到90%以上、资金到位率达到25%以上的目标,力争德雅高级中学、凤凰城商住综合体等项目一季度落地建设。

广拓财源强支撑。加大开源挖潜力度,稳住重点骨干税源,培育新兴税源,加强非税征收,加大基金收入,提高市属国企经营能力,最大限度增加财政收入总量。全力化解存量债务,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依法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防止出现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严格预算执行坚决压缩非刚性、非重点、非急需支出,把更多财力用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基层“三保”上,真正用政府的“紧日子”换来老百姓的好日子。

三、聚力推动园区经济行稳致远,让未来转型空间更广赛道更新。坚持“大抓园区、大抓工业”不动摇,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带动县域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突出功能建园区。统筹全市已有产业布局和园区项目,精心编制园区经济发展规划,加快推动创新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牛羊肉精深加工产业园、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产业园、牡丹科技园、生物科技产业园、教育装备产业园等园区建设,积极探索“飞地经济”12发展模式,着力构建具有临夏市特色的园区发展格局。

延链兴工育集群。落实产业链链长制和链主企业制度,聚焦牛羊肉精深加工、民族特需用品、河州美食、牡丹玫瑰花卉、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链,扶持培育1-2家链主骨干企业,引领带动产业链相关企业形成集聚效应,不断提升园区经济集中度和显示度。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继续实施“5540”百亿工业企业培育工程13和优质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完成3户企业入规,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8亿元、增速10%以上。

聚合要素强保障开展全市土地开发利用情况摸底调查,对批而未供、长期闲置的土地建立清单台账,挤出低效用地,盘活存量土地,保障园区建设。优化园区功能配置,高标准规划建设道路、电力、通信、燃气、供水、排水等园区配套设施,为企业入驻和项目落地创造便利条件。用足用活延期还本付息等金融信贷政策,应享尽享各项惠企政策,最大限度吸引民营企业入驻园区。

四、聚力加快优势产业提档升级,让县域经济结构更优基础更稳。强县域”行动为抓手,锚定目标、着眼长远、紧抓当年,不遗余力推进文旅、花卉、商贸、美食、电商等产业提质增效,不断增强县域发展综合效益

推进文旅产业引流圈粉着眼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完成蝴蝶楼油饰彩画、东公馆保护修缮、博物馆搬迁布展,创新开发文创产品和文艺剧目,把文化元素、人文底蕴嫁接到景区景点,增强旅游内涵和吸引力。筹办好河州牡丹文化嘉年华、夜间篮球赛等节会赛事,精心包装世界地质公园、八坊十三巷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折桥甘肃特色气候小镇等旅游品牌,推出精品旅游线路,打造更多有吸引力的游玩和消费场景,力争接待游客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增长30%以上。建成使用体育公园、环大夏河健身步道,争取实施游泳健身中心项目,申报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将妥家金色草滩、市博物馆创建为3A级景区。

提升花卉产业规模效益。积极搭建产学研对接合作平台,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加快精油等衍生产品研发,积极探索“花卉+研学、康养、文化、生态”等模式,合理布局餐饮、酒店、休闲、演艺等业态,推动花卉全产业链发展。在扩大销售市场上下功夫,开辟临夏至北京、上海、广东等冷链物流线路,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销对接,加快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网络推动花卉产业产值增长、效益提升。

加快商贸产业优化升级。深入实施“十百千万”商贸企业培育工程14,培育销售额2000万元的14户、500万元的107户、100万元的590户以上,力争新入库限上商贸企业10户。加快临夏CBD、南部市场、西部汽车城建设,提升天元、义乌、中天健、百、中心广场等商贸聚集区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促进市场扩能、消费升级。认真落实国家、省上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各项措施,举办展销促销活动,稳定汽车、家电、家装等大宗消费,推进农特产品“八进”活动15,不断开拓消费新空间。全面落实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比例、住房贷款、公积金等优惠政策,进一步稳定社会预期、刺激居民购房意愿,实现房地产销售稳步增长。

力促美食产业内提外扩按照产业化发展、品牌化推广、市场化营销、连锁化经营的方向,继续推广普及餐饮门店“三统一”16,扶持打造一批“河州味道”旗舰店、标准店和创业店,积极搭建冷链物流和中央厨房配送平台,鼓励支持临夏市籍餐饮企业、面馆饭店走出去开拓市场,“临夏美食”带动种养业、加工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通过营销包装市场推广、节会带动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名菜、小吃、名点、名面、名宴等特色美食,促进河州味道文旅美食街区、八坊十三巷、牡丹文化公园、蓝天家园步行街等美食聚集区持续升温。加大金融信贷、资金奖补、技能培训力度,积极发展数字美食,推动线上线下消费。

培育电商产业全新动能。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主动拥抱互联网,在现有业务基础上叠加电子商务功能,依托京东、抖音、美团等电商平台发展网络零售和同城购物,主动与头部主播合作开展品牌推广和直播带货,进一步拓宽产品销售渠道,丰富产品营销方式,推动电子商务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加快建设电商产业园,整合优势产业资源,借助“春恒牦牛”“天之牧”等中国牛肉类销售头部直播平台,通过“建基地、育网红、强品牌、拓渠道”等方式,提高产品曝光度和销售转化率,实现线上销售新突破。

五、聚力实现城市建管精致精细,让城市生活功能更全品质更高。坚持优布局、提品质、强功能、抓治理“四位一体”,系统谋划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打造精致、精美、精巧的城市“会客厅”。

优化城市发展布局系统思维、长远眼光规划城市,围绕打造州域发展中心的目标,加快临夏市县一体化进程,促进两地资源互补、产业互通、要素互联、人员互动,实现优势互补、抱团发展。高质量编制好控制性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和村庄规划,把规划设计精准到每条街道、每栋建筑,提升规划的系统性、前瞻性、科学性。严管严控“三区三线”17,坚决杜绝规划在实施中变形走样,维护规划权威,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公园城市建设为统揽,围绕构建“一环六横十五纵”路网格局18,组织实施好南滨河西路、永靖路、环城西路等城区道路建设,配合做好兰合铁路和兰永临高速服务保障,进一步打通城市“大动脉”,畅通片区“微循环”。有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12078套棚户区改造、4548户老旧小区改造、4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3个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等项目,持续开展老旧管网更新、背街小巷改造、市政设施维护和人行道路修补,推动城市更加宜居。以提升城市绿化“颜值”和景观品质为追求,见缝插绿、科学植绿,打造微绿道、微景观、微公园,进一步提升形象品位,扮靓城市面貌。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坚持精细化、网格化管理不放松,严格执行城市环境建设管理考评体系、标准、细则,全面落实“督查、反馈、整改、验收”闭环管理,深入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和城市环境乱象整治,营造洁净、有序、文明、美丽的市容环境。按需打造各类智慧应用场景,提速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扎实推进城市道路治堵保畅工作,建成投用新华街、华寺西街、团结北路、东区4处地下停车场,巩固深化“一难两乱”19专项整治成果,积极化解小区停车泊位“只售不租”问题,更好保障群众停车无忧、出行无阻。深化物业管理集中整治,修订完善物业服务星级评定标准,对“三无”小区20逐步纳入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物业服务质量。

六、聚力筑牢生态屏障久久为功,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成色更足。认真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持续强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蓝天白云成为美丽临夏市的动人色彩。

绘就绿色生态新画卷。刚性落实“三线一单”21分区管控,统筹山水林田草一体化保护与修复,严厉打击生态环境破坏行为,全面到位整改环保督察交办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做深做实“林长制”,加强林木资源管护,防范打击破坏林草资源的违法行为,持续拓展国土绿化空间,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提升环境治理新高度。全力以赴推动“蓝天常驻”,持续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和联防联控,严格落实污染源精细化管控措施,打好冬季清洁取暖工程收官战。最大力度保障“绿水常清”,压实各级河长责任,抓好“三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常态化开展入河排污口智能监控和排查整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6%以上,大夏河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尽心竭力实现“净土常存”,加强土壤污染管控,实施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项目,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养殖污染治理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收集处理水平,保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探索低碳发展新路径。坚“双碳”引领,强化能耗“双控”22,严把“两高”项目23准入,狠抓节能节水降耗,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以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为抓手,高效运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全面建成运营南区热源厂、再生水综合利用、厨余和建筑垃圾再生处理项目,加快建设废旧资源回收再利用、绿色建材产业基地项目,不断培育壮大绿色产业。广泛开展低碳社会建设,大力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营造绿色低碳、健康环保的生活新风尚。

七、聚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让市场主体适应更快循环更畅。坚持以改革激活力、解难题,以开放拓路径、促发展,以创新求突破、添动能,用一流的营商环境带动经济社会整体跃升。

挖掘改革发展潜力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行政许可和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管理、动态调整机制,加大办事环节精简和流程再造力度,稳步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推动更多事项“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推进政务数据资源汇聚共享,提升“甘快办”APP注册使用率,推动更多政务事项“掌上办”。大力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强经营绩效管理,提高资本运营效率,进一步做强主业、做优资产、做大营收,提升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稳步推进机构改革,持续深化财税金融、土地管理、项目审批、综合执法、户籍管理、交房即交证、农村宅基地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以改革成效助力高质量发展。

提升对外开放张力。紧紧抓住“一带一路”最大机遇,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支持企业与国际认证机构签订互认协议,为食品民族特需用品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消除贸易壁垒。积极融入“兰西城市群”和“兰州一小时核心经济圈”建设,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主动对接东西部协作地区、沿海发达地区和藏区,开展文旅宣传招商推介、商会交流等活动,推动更多产品进入外地市场,在全面开放中赢得发展主动。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深入推进“强科技”行动,加大创新企业培育力度,支持绿盈环保科技等2家企业申报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三谊等2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新平等3家企业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4,山河农业科技等20家企业入库中小科技型企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自主创新,深化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带动技术升级、产品优化。健全完善高层次人才多元化激励保障机制,全方位协调解决住房、教育等后顾之忧,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为全市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广泛开展科普活动,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推广,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追求科技、注重创新的浓厚氛围。

释放营商环境效力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和“五转”工程25,顶格落实《甘肃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积极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推动民营经济增总量、扩规模、提质效。落实落细“包抓联”26“六必访”27“白名单”28“企业家日”等制度,全方位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强化服务,对承诺企业的事项坚决兑现,对拖欠企业的账款全力解决,对企业诉求高效办理,切实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各类市场主体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发展。

八、聚力完善公共服务固强补弱,让人民群众幸福更多生活更好。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民生项目只多不少、惠民力度只强不弱,努力让发展更有温度、生活更有温情、人民更感温暖。

用功强教育坚持“一切利益为教育让路”,建成投用团结北路幼儿园、枹罕中学教学楼、职教中心培训楼,启动建设第六中学、南龙中心小学、甘费幼儿园加快实施教育信息化项目,采取以城带乡、总校带分校的方式,缩小区域和校际差距,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大对校园长和教师的全覆盖培训,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严守控辍保学底线,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用心守健康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深化与省内三甲医院的交流合作,在远程会诊、专家下沉、人才引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建成投用市妇幼保健院中西医结合医院,谋划建设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加力推进市医院“三乙”创建工作,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分层分类健全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民健身行动统筹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特殊人群补助、医疗报销、大病救助等工作,切实抓好食品药品监管,守护好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着力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用情保民生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持续抓好高校毕业生、“两后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发展直播带货、网络营销等就业形态,劳务输转4万人以上。深入推进“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针对特困供养、低保等低收入人口和孤儿、残疾人、留守儿童、受灾群众等特殊困难群体,用心用情做好济困、扶孤、助残、优抚、救助等工作,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优化基本养老服务,用好智慧养老平台,健全完善“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各级养老机构硬件提升、管理提质,让老年人乐享晚年。尽心竭力办好建议提案、网民留言和12345平台诉求,加快打造青年发展型县域,建成投用殡仪服务中心,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完成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继续加大积石山县灾后重建支援力度,承接做好群众帮扶、学生安置、医疗救助等工作,为全州抗震救灾大局贡献力量。

用力护安稳扎实推进主动创稳、主动创安,一体落实安全生产“三个责任”29“三管三必须”30要求,深入开展重大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全面提升各领域安全水平,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减少一般事故。加强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完善应急指挥救援体系,加强物资保障和应急队伍建设,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北山防洪沟道建设等项目,建成河州消防救援站,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全面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成果,促进宗教和睦和顺。大力践行“浦江经验”31,强化信访“控新治旧”,推动信访总量持续下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和禁毒专项整治,深入推进“三大安全”守护行动32“午夜守护”行动,严惩欠薪违法行为,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纵深推进“八五”普法,更好维护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各位代表,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我们将在抓好以上工作的同时,集中力量办好10件民生实事:一是新增城乡学位1860个;二是新增城镇就业3300人以上;三是继续扩大城乡低收入家庭保障覆盖面;四是为全市所有监测户全覆盖办理防返贫保险;五是打造乡村建设示范村11个;六是实施农房抗震改造和无力建房户安全住房建设83户;七是继续用情用力办好全市“关心关爱幸福食堂”;八是新建村级互助幸福院1个;九是拓通建设城市“断头路”3条;十是加装老旧楼电梯10部。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重任在肩、唯有奋斗,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我们将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始终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最大任务,坚守为民立场,勇于担当作为,忠诚履职尽责,努力创造经得起人民和时代检验的业绩。

始终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州和市委工作要求,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切实把对党忠诚落实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在工作成效上。

始终把责任担当扛在肩上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凡事盯目标、盯责任、盯时限,形成人人扛事、人人尽责、人人出力的抓落实工作格局。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持续加强政府系统作风建设,大力发扬“说了算、定了干、马上办”的优良作风,敢于挑重担、攻难题,全力提效能、促发展,强力推动政府各项工作争创一流,着力提高经济首位度、贡献度,更好发挥全州经济中心的“头雁”作用。

始终把依法行政抓在手上更加注重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学法制度和法律顾问制度,坚持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等程序,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做到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坚决接受市委领导,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监察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意见建议聚合各方力量推动发展

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纵深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狠抓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廉政风险防控,强化审计监督和统计监督,从源头预防廉政风险。持续用力抓好省委巡视、环保督察和各类监督检查反馈问题整改,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树牢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使命催人奋进、实干成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激情满格的精神状态、以奋勇争先的豪情壮志,勠力同心、砥砺前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美丽临夏市新篇章。

 

《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名词术语解释

 

1.“和美乡村”:即是对乡村建设内涵和目标的进一步丰富和拓展 。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建设美丽乡村,再到建设和美乡村,既是乡村建设的“版本升级”,更是乡村发展的“美丽蜕变” 。

2.“六税两费”:即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3.“清四乱”:即清理整治河道管理范围内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行为。

4.“四抓一打通”:即抓续建、抓配套、抓更新、抓改造,打通最后一公里,用好现有水资源。

5.“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

6.“六必查”:即农村低保和特困供养对象必查、有病人住院的家庭必查、供养高中和大中专学生的家庭必查、残疾人家庭必查、突发意外家庭必查、有投诉举报情况的必查。

7.“六必访”:即大病重病患者家庭必访、负担较重的慢性病患者家庭必访、重度残疾人家庭必访、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必访、单亲家庭和失能老年人必访、遭遇重大变故和自然灾害家庭必访。

8.“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9.“三个不减”即粮食耕地面积不减、播种面积不减、粮食产量不减。

10.“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

11.“十改八治”“十改”即住房改造、厨房改造、厕所改造、院子硬化、大门改造、围墙改造、圈舍改造、电炕改造、天然气改造、排水改造;“八治”即治理房前屋后乱搭乱建、柴草杂物乱堆乱放、田间地头乱圈乱占、巷道墙面乱贴乱画、牲畜家禽乱撒乱跑、电线电杆乱拉乱栽、污水垃圾乱泼乱倒、村社巷道乱晾乱晒。

12.“飞地经济”:即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区划限制,在特定区域合作建设开发产业园区,实现互利共赢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13.“5540”百亿工业企业培育工程:即到“十四五”末,全州培育产值达10亿元的工业企业5户、5亿元的5户、过亿元的40户,以上50强工业企业产值超过100亿元。

14.“十百千万”商贸企业培育工程:即到“十四五”末,全州培育年销售额亿元以上的商贸企业10家、2千万元以上的100家、500万元以上的1000家、100万元以上的1万家。

15.农特产品“八进”活动:即农特产品“进市场”“进超市”“进餐厅”“进社区”“进食堂”“进景区”“进电商平台”“进项目工程”。

16.餐饮门店“三统一”:即统一餐饮门店的品牌标识、餐具服饰、智慧系统。

17.“三区三线”:即根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空间,分别对应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

18.“一环六横十五纵”路网格局“一环”由环城北路、G310至G568连接线、河州大道、乌玛高速-兰永临高速、朝阳路、南滨河东路、折达路围合而成“六横”兰郎路-民主西路-民主东路-刘临路、建设三路-光华东路、木枹路-前河沿路、河州大道-北滨河路、南滨河路、南龙东路-折双路“十五纵”枹罕路、环西六路、和谐二路、环西四路、积石山路、康乐路、环城西路、新西路、团结路-解放路-迎宾路、军民街-环城东路、富强路、文昌路、厦门路、李孟路-大剧院路、东乡路。

19.“一难两乱”:即城市机动车停车难、收费乱、管理乱问题。

20.“三无”小区:即无单位管理、无业主委员会自治管理、无物业管理的小区。

21.“三线一单”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22.能耗“双控”即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

23.“两高”项目即高耗能、高排放项目。

24.“专精特新”企业即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工业中小企业。

25.“五转”工程“自转个”“个转企”“企转规”“规转股”“股转上”五大工程。

26.“包抓联”:即干部包抓联系企业制度,定期走访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促进企业提高产值。

27.“六必访”:即企业创新孵化时必访、经营困难时必访、登记纳统时必访、战略调整时必访、增资扩产时必访、筹备上市时必访。

28.“白名单”:即将经营状况良好、对地方税利贡献较大、社会信誉高、符合国家产业导向的优秀企业纳入清单管理,使他们可以获得优先进入市场的便利。

29.“三个责任”:即企业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

30.“三管三必须”:即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31.“浦江经验”:即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是改善干群关系、加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32.“三大安全”守护行动:即“一盔一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汽车驾乘人员使用安全带)、防一氧化碳中毒、防溺水生命安全守护工程。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就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提出明确要求。

《行动计划》指出,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履行政府职能、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重要方式,行政执法质量直接关系法治政府建设成效。《行动计划》的制定实施,对于提高行政执法队伍能力素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问责,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防止不作为乱作为,更好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行动计划》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坚持党的领导、执法为民、问题导向、注重实效、统筹协调等原则,通过三年时间狠抓落实,使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显著提高,行政执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有力增强,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的满意度大幅上升。

《行动计划》围绕6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了17项具体工作举措。强调要全面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着力提高政治能力、大力提升业务能力、切实加强全方位管理。要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力整治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标准规范、完善行政执法工作机制。要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协调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做好乡镇、街道赋权有关工作,大力推进行政执法协作。要加快构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创新行政执法监督方式。要健全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科技保障体系,推进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信息系统建设、推进行政执法数据互联互通。要不断强化行政执法保障能力,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权益保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行动计划》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加强本计划的组织实施,建立司法行政、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政务服务管理、大数据管理以及其他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参加的工作会商机制。要强化督促落实,明确任务分工,压紧压实责任,将贯彻落实本计划情况纳入法治政府建设督察、依法行政考核内容。要推进经验交流,广泛宣传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的好举措好经验好做法,切实增强行政执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良好执法形象。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提升行政执法质量

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国办发〔2023〕2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023年8月9日



提升行政执法质量

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履行政府职能、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重要方式,行政执法质量直接关系法治政府建设成效。为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为目标,着力提高行政执法队伍能力素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问责,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防止不作为乱作为,更好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二)工作原则。坚持党的领导,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行政执法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执法为民,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看到风清气正、从每一项执法决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找根源,切实解决。坚持注重实效,立足基层行政执法实际,增强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稳步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坚持统筹协调,着力增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行政执法与政府管理其他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行政执法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队伍素质明显提升,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切实强化,行政执法信息化、数字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显著提高,行政执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有力增强,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的满意度大幅上升。

二、重点任务

(一)全面提升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

1.着力提高政治能力。各级行政执法机关要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切实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正确把握政治方向,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强基层行政执法单位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进行政执法队伍的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持续提升做好行政执法工作的能力素养和本领,实现行政执法工作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2.大力提升业务能力。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标准化制度化培训机制,开展分类分级分层培训,在完成政治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学时的基础上,确保行政执法人员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60学时的公共法律知识、业务知识和行政执法技能培训,原则上于2024年6月前完成对本地区、本部门行政执法队伍的全员轮训。加强执法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教育。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要推进全国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标准化体系建设。国务院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本系统行政执法人员的专门业务培训计划。上级业务部门要加强对下级业务部门培训工作的指导,乡镇、街道综合执法人员要参加上级有关业务部门组织的培训,对承担多个部门行政执法事项人员的培训,鼓励跨部门联合开展。培训工作务求实效,坚决避免各种形式主义,切实提升一线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执法、维护稳定、化解矛盾的能力。

3.切实加强全方位管理。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和持证上岗制度,未取得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不得独立从事行政执法工作。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完善行政执法人员年度考核制度。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退出机制,对不符合执法要求的行政执法人员要依法暂扣、收回或者注销其行政执法证件。人民警察证件的管理使用按照人民警察法的规定执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在行政执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推进示范创建活动。

(二)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强力整治行政执法突出问题。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运动式执法、“一刀切”执法、简单粗暴执法、野蛮执法、过度执法、机械执法、逐利执法等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和监督行动。各地区有关部门要于2023年底前梳理形成本地区各行政执法领域的突出问题清单,并对照清单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专项整治情况报送本级司法行政部门汇总。实行垂直管理或者双重领导并以上级单位领导为主的国务院部门的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情况,由垂直管理或者双重领导并以上级单位领导为主部门汇总后报送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2024年底前,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牵头,组织有关地方和部门对各地区专项整治情况开展专项监督,并将专项监督情况向国务院报告。

2.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标准规范。全面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加强行政裁量权基准的动态管理和备案审查。2023年底前普遍建立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围绕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强制等执法种类,分批制定统一的行政执法文书基本格式标准,研究制定行政执法装备配备标准及技术规范指引。

3.完善行政执法工作机制。严格行政执法程序,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依法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执法机制,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完善联合检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非现场执法等工作机制,推动监管信息共享互认,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对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的特殊行业、重点领域,依法依规实行全覆盖的重点监管。综合运用多种方式督促引导受处罚企业加强合规管理、及时整改违法问题,防止以罚代管。探索建立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依法降低行政执法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完善涉民营企业行政执法违法行为投诉举报处理机制,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

(三)健全完善行政执法工作体系

1.协调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地方各级司法行政部门要切实履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法治协调职责,督促指导各级行政执法部门于2024年底前研究制定本部门行政执法事项目录。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事项的清理工作,对虽有法定依据但近五年未发生的、极少发生且没有实施必要的、交叉重复的等行政执法事项进行清理,提出拟取消、调整或者暂停实施的意见,按规定程序处理。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本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标准化指南,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研究制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法治建设政策文件。

2.做好乡镇、街道赋权有关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赋权乡镇、街道行政执法事项的法制审核,指导、监督同级有关行政部门分区域、分类别依法研究提出可以赋权的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对拟予清理的行政执法事项不再赋权乡镇、街道。完善赋权事项评估和动态调整制度,各地区2024年底前要对已经下放乡镇、街道的行政执法事项至少进行一次评估,对基层接不住、监管跟不上的及时予以调整。各地区要组织开展乡镇、街道行政执法规范化试点。

3.大力推进行政执法协作。健全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有效衔接机制。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实现违法线索互联、执法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完善行政执法管辖、法律适用等争议协调机制。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强行政执法机关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协作配合,及时依规依纪依法移送行政执法过程中发现的有关问题线索。

(四)加快构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

1.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加快出台行政执法监督条例,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监督体制、监督职责、监督内容、监督方式、监督程序、责任体系等内容。健全完善行政执法监督配套工作制度,推进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行政执法案例指导等工作。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行政执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提高相关指标的针对性、约束力。

2.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强化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行政执法工作的全方位、全流程监督,严格履行常态化、长效化监督,2024年底前基本建成制度完善、机制健全、职责明确、监督有力、运转高效的省市县乡四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积极探索司法所协助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开展乡镇、街道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方式方法。

3.创新行政执法监督方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要制定年度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方案,综合运用行政执法工作报告、统计分析、评议考核等方式,对行政执法工作情况开展经常性监督,督促行政执法机关全面履行行政执法职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承担行政执法监督职责的机构,要加强对本部门本系统行政执法工作和重大行政执法案事件的统筹协调、日常监督和业务指导。完善重大行政执法案件专项监督调查处理机制。拓宽监督渠道,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监督渠道的信息共享工作机制。积极推进落实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

(五)健全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科技保障体系

1.推进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要加快推进全国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系统应用,构建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一体化平台。按照国家统筹、省级组织、省市两级集中部署、省市县乡四级一体化应用方式,推进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一体化平台集约化建设和部署应用,推行行政执法移动应用程序(APP)掌上执法。

2.推进行政执法数据互联互通。推进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一体化平台与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双随机、一公开”系统等数据标准的相互兼容,形成全国统一的行政执法数据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全国行政执法数据归集共享机制,深化行政执法大数据分析运用,加快推进各地区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业务系统与全国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系统执法数据的互联互通,2025年底前汇聚形成全国行政执法数据库。

(六)不断强化行政执法保障能力

1.加强队伍建设。根据行政执法机构所承担的执法职责和工作任务,合理配备行政执法力量,并注重行政执法机构队伍梯队建设。加强行政执法机构公职律师和法律顾问队伍建设。整合有关行政执法机关的法制审核力量,建立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协作机制。

2.强化权益保障。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尽职免予问责机制,细化追责、免予问责情形和容错纠错程序。落实和完善行政执法人员工资待遇政策,强化行政执法人员职业保障,依法为基层一线行政执法人员办理保险。完善行政执法人员心理咨询服务和危机干预机制。

3.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要按照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原则,将行政执法工作经费、行政执法装备配备费用纳入本级预算。结合当地财政实际,合理保障行政执法经费投入力度,切实满足行政执法工作需要。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加强本计划的组织实施,将本计划组织实施情况及时向本级党委(党组)报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建立司法行政、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政务服务管理、大数据管理以及其他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参加的工作会商机制,加强对本计划落实的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及时研究解决本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共性问题。

(二)强化督促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明确任务分工,压紧压实责任,将贯彻落实本计划情况纳入法治政府建设督察、依法行政考核内容,作为对地方政府、政府部门及其领导干部综合绩效考核的参考。适时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人民群众满意度第三方测评。

(三)推进经验交流。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网络新媒体,广泛宣传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的好举措好经验好做法,注重发现、培养和宣传行政执法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深入挖掘、总结推广基层鲜活经验,切实增强行政执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良好执法形象。

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要会同各有关方面加强对本计划实施情况的指导监督和跟踪分析,组织开展实施情况评估,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重要事项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


临夏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2315日在临夏市第十七

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临夏市人民政府市长  刘尚增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2年工作回顾

去的一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州市党代会精神,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围绕“一个定位”1聚焦“五个目标”2、实施“十大工程”3,集全市之力、汇全民之智,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在魅力花都打造、公园城市建设上取得了群众认可、社会认同的良好成效。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12.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2.7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4.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8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38元,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为提振发展信心决心、推动经济整体好转奠定了基础、赢得了主动。

一年来,我们抢抓机遇、超常作为,项目建设实现了提质增效。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实施总投资383.5亿元的重点项目146个、累计完成投资158.7亿元,签约落地招商引资项目34个、当年到位资金54.7亿元,有效带动全市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全年争取到各类资金39.9亿元,是历年来争取资金最多的一年。持续培育壮大道合、城发、枫临、亿农四家国有企业,新组建成立魅力花城资产运营公司、河州花辰能源投资公司和润临水务投资公司,进一步提升了项目投融资和城市经营水平。

年来,我们守牢底线、巩固衔接,乡村振兴见到了更大成效。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重中之重,消除返贫风险253户1129人,为全市“三类户”4合条件的脱贫户办理防返贫保险,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3万亩,整治撂荒地1051亩,完成粮食种植1.34万亩,粮食生产任务超额完成。以“五大园区”5建设为统揽,大力发展高精尖现代农业,投产运营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折桥树莓基地、枹罕西瓜基地等农业产业项目规模效益不断提升。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编制完成8个村庄规划,投入资金1.1亿元完成折桥镇和拜家、慈王等9个省州市级乡村建设示范镇村创建任务。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落实资金4588万元,完成消费帮扶1.2亿元,11个镇街道、68所学校、45个村社区、8家医疗机构与济南市结成协作对子。

年来,我们锻造优势、壮大产业,县域经济迈出了坚实步伐。围绕城市服务型和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发展方向,扎实推进“5540”工业企业6“十百千万”商贸企业7培育工程,临夏供电公司年产值超10亿元,俊林、清源、三谊、华宇、华通5户企业年产值超1亿元,客都商贸、远方药业等16户企业年产值超2000万元,罗家湾新型建材、市供暖公司2户企业转入规上,甘建投文旅酒店、兄弟联盟美食城等24户企业入库限上,亿农公司认定为2022年度第三批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文旅首位产业,凤凰山文旅景区、折桥大院等项目进展顺利,建成运营河州味道美食文旅街区,打造临夏美食品牌餐饮门店101家,完成98家餐饮企业门店“三统一”8成功举办2022河州牡丹文化嘉年华八坊十三巷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折桥湾成功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折桥镇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临夏市入选第三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022年6月份被省委省政府评定为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

一年来,我们咬定目标、聚焦发力,公园城市释放了花都魅力。编制完成大夏河南岸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建成开园河州牡丹文化公园,竣工投用环城北路东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州市医院地下通道、新庄水厂、城市应急水处理系统工程等项目,拓通关家台路等11条“断头路”,提升改造迎宾大道、南滨河中路,完成11条城市道路路灯节能改造、139个充电桩布设、4.7万平方米道路坑槽和人行道修补。实施棚户区改造11731套、老旧小区改造4905户,新建改造停车位3945个,加装电梯80部。坚持把精细化管理作为提高城市服务能力的关键,严格执行城市环境建设管理考评,加大定期通报和曝光力度,深入推进“一难两乱”9“一盔一带”10和物业管理“百日攻坚”提升行动,整治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问题2.3万件,让群众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更好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新期待。

一年来,我们助企纾困、服务为先,发展环境赢得了广泛青睐。顶格落实国家和省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办理留抵退税198户2.3亿元,减免“六税两费”116227户1305万元,缓缴中小微企业税费31户149.3万元、社保费20户137.7万元,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1737户43.2亿元、创业担保贷款240笔1亿元,落实延期还本付息313笔9.1亿元,免除中小微企业担保费104户232.5万元,减免中小微企业房租74户97.3万元,返还企业稳岗补贴308户102.5万元,落实民贸民品企业贷款贴息20户428万元、企业留工补助375户147.7万元,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7165万元,打出了一套有靶向、有力度、有温度的政策“组合拳”,有效缓解了企业困难、提振了市场信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71项县级管理权限事项下放镇街道,增设一站式服务专区,为企业开办提供“一窗通办”套餐大礼包,累计办件853件。推广使用“甘快办APP”“河州一码通”,建成运行市级数字政府运营指挥中心,完成四镇七街道、政务中心政务外网布设和16台自助终端机安装运行,促进了更多政务服务事项自助办理。

一年来,我们守护青山、厚植绿色,美丽家园增添了亮丽色彩。落实国家“双碳”战略12,启动实施林业碳汇项目,扎实开展林长制工作,完成公益林管护8800亩、退化林修复2400亩、新造林1450亩。深入开展“冬病春治”“冬病夏治”19项行动,落实推进“减排、抑尘、控煤、限车、管油、禁烧”46项管控措施补贴群众购买环保洁净型煤450吨180万元,完成冬季清洁取暖改造473户,空气质量持续优化。全面落实三级河长责任,重拳整治河道“四乱”13问题,安装河道视频监控110处,建成运行临夏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完成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厂渗滤液处理站提标改造,启动再生水综合利用、污水处理厂提质扩容等项目,地表水、饮用水水源水质100%达标,土壤环境总体保持稳定,绿色宜居的城市名片更加靓丽。

一年来,我们以人为本、为民惠民,群众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投入6.1亿元建设河州中学、实验小学分校等项目,新增学位6420个,补充学科教师464名、培训5715人次,临夏市被评为全省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县(市、区)。完成国家级健康促进县创建工作,建成市人民医院二期、疾控中心项目,招聘“同工同酬”医护人员50名,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心全意办好省州市列民生实事,7个街道和城郊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完成妇女“两癌”筛查2750人,新增城乡低保对象5314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8%、10%,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委员报酬每人每月提高400元。发放各类民生保障资金1.36亿元,向4.2万名困难群众发放3987.5万元的救助物资和补贴资金。开展各类技能培训121期6461人,开发公益性岗位775个,新增城镇就业3455人,完成劳务输转4万人次、劳务创收达9.8亿元。完成住房租赁补贴提标扩面2400户6900人,化解“登记难”问题小区51个26842套。承办市人大代表建议142件、办结率83.8%,市政协委员提案69件、办结率84.1%,办理答复12345民情服务热线、网民留言和群众来信来访3034件。一大批群众最关心、最急需、最期盼的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临夏市被命名为全省第八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区),民政局等5家单位被命名为示范单位。积极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临夏市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一年来,我们逆行而上、果断处置,疫情防控取得了最好成果。面对多轮疫情冲击,严格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完整、准确、全面把握执行二十条优化措施和“新十条”措施,着力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最大程度保护了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降低了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在抗击疫情的这场人民战争中,全体医护人员、公安民警、基层干部闻令而动、昼夜奋战,广大群众、志愿者和社会各界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生动诠释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身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一年来,我们坚守初心、依法履职,政府建设呈现了崭新气象。组织政府系统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了中央和省州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全力建设法治政府,严格落实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从严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最大限度减少“三公”经费支出。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从严执行党章党规党纪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倡导少开会、开短会、讲实话,政府系统作风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老龄、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工会、红十字、慈善、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取得新成绩,统计调查、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信访、地震、地方志、文史档案、外事侨务、供销等工作取得进展。

各位代表,2022年是极其特殊、极具挑战、极为不易的一年。面对多轮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沉着应对、精准防控,经受住了疫情的反复冲击。面对超预期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加压奋进、迎难而上,保持了经济的平稳发展。面对多重叠加的风险隐患,我们主动防范、积极化解,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州委州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驻临部队、武警官兵和消防指战员,向所有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和广大志愿者,向济南市、厦门市和所有关心支持临夏市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形势和发展环境依然严峻复杂,政府工作还有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疫情反复对经济增长造成较大冲击,正常经济秩序受限,市场主体经营困难,社会消费缺乏活力,个别目标未达到预期。二是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体系还不完备,产业规模小、链条短,民营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三是财政保运转、保民生、保发展的压力持续加大。四是教育、医疗、供水、供热等方面与群众期待相比还有差距。五是营商环境还有不少堵点难点,政府职能转变、行政效能提升还需下更大功夫。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改进和解决。

2023年工作任务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要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刻领悟“五个牢牢把握”14始终谨记“三个务必”15,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全市各项事业发展。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着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市场体系、社会治理体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档进位、加速跃升。要树牢系统观念、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严防返贫、生态、安全等重大风险,为全市发展创造安全安定环境。

202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州工作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深度融入全省“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16,全面实施“四强”行动17,落实落细“五量”文章18,围绕全州打造“五个区”19、建设“六个临夏”20、实现“七个方面重大突破”21的部署要求,抓住用好“十有临夏”22“十大之年”23发展红利,按照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十城优势”24,全力打造魅力花都,聚力建设公园城市,努力实现“十大变化”25,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7个方面工作:

一、以更大力度强化项目建设,持续保持经济发展强劲势头。以项目建设大提速、招商成果大显现之年为新的契机,树牢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融资为先的理念,积极主动谋项目、引资金,全力以赴促开工、扩投资,为全市发展夯基筑本、蓄势赋能。

狠抓项目谋划建设。紧盯黄河国家战略、兰西城市群生态建设和省上“一核三带”等政策机遇,围绕重大基础设施、县域产业发展、民生基础改善、公共服务提升等领域,谋划实施总投资730亿元的重点项目295个,其中:新建项目118个、222亿元,续建项目91个、301亿元,预备项目86个、207亿元;政府投资项目230个、487亿元,社会投资项目65个、243亿元;上亿元的项目155个。力争一季度开复工139个项目,全年建成使用51个项目,确保工程量、实物量、投资量“三量”齐增,努力实现“开门红”“全年旺”。

提升招商引资质效。用足用好央企助力、东西部协作、兰洽会等机遇平台,结合特色资源、产业布局、市场需求,突出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建立健全成效评价机制,因需组建招商专班,下功夫引进先进企业和资本资金、前沿技术、管理模式。主动加强与京东物流、重庆永尚旅游产业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的对接联系,争取河州工业园、物流产业园、智慧城市平台应用场景、河州牡丹水街等一批重点项目尽快落地,推动酒店群、天文星空公园、教育装备产业园等已签约项目动工建设,力争年内签约资金100亿元以上、到位资金20亿元以上、开工率65%以上。

拓宽项目融资渠道。深入研究把握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的政策导向,积极对接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争取为棚户区改造、市政道路、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等领域的13个项目提供贷款融资。加大中央省级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券、转移支付和各类专项资金的争取力度,保障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企业监督管理机制,充分发挥魅力花城资产运营公司在项目建设、资产盘活、扩大投资中的积极作用,支持6家市属国有公司探索创新融资渠道,用市场化机制投资运营、做大做强企业规模。积极撬动民间投资,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千方百计为全市发展引进更多资金。

二、以更高标准实施乡村振兴,全面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全面推进“五大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紧盯“八类”重点人群26严格落实“六必查”27“六必访”28制度,高效运转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定期核查、及时发现,跟踪帮扶、动态清零,监测户风险消除率达到70%以上。继续推动29家就业工厂、14家帮扶车间发展升级,管好用活扶贫资产,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认真落实应对疫情促农增收14条措施,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规范管理乡村公益性岗位,积极动员群众发展庭院经济,脱贫人口收入增幅达到14%以上。加强与济南市市中区的全方位对接联系,力争在项目资金、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教育支援、消费帮扶、人才交流等领域得到更多支持,进一步深化合作层次、扩大帮扶实效。

力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深入推进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加快实施折桥镇千亩树莓产业园、牛羊繁育推一体化产业园等项目,将树莓种植扩大至1500亩,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3万头和8万只以上,推动农业产业向园区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四镇“五大园区”初步形成。精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年内培育龙头企业3家,规范提升村集体经济组织1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新增家庭农场10家,打造“三品一标”293个、“甘味”农产品1个,不断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严格执行粮食安全责任制和耕地保护制度,粮播面积稳定在7000亩、粮食总产稳定在5200吨以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以魅力折桥湾、牡丹江牌、彩陶王坪为样板,对照乡村建设示范行动3个方面23项指标,完成堡子、大庄、瓦窑、苟家、后杨5个村省州市级示范村创建工作。整合各类资金1.7亿元,实施6大类项目80个,其中产业类项目占比达到65%以上。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改造完善乡村振兴供水设施2.6万户,完成农村改厕300户。扎实做好承包期再延长30年各项工作。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持续开展移风易俗,引导农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自觉遵守村规民约。

三、以更实举措壮大特色产业,奋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特色产业大提质之年,突出比较优势强龙头、补链条、锻长板、聚集群,因地制宜推进文旅、工业、花卉、商贸、美食等产业齐头并进,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壮大。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围绕旅游市场大升温之年,按照“一心多点”30的文旅产业发展布局,建成使用临夏·华谊兄弟星剧场美好生活综合体、马家窑文化公园暨博物馆群,落地实施临夏游泳馆等项目,对东公馆、蝴蝶楼等景点进行修缮保护,对全市宾馆酒店、旅游设施等进行提升改造。推动王坪村牡丹种植基地、妥家村金色草滩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临夏市启动申报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争创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精心筹办河州牡丹文化嘉年华、冰雪音乐节、“甘小侠”青少年演武大会、篮球邀请赛、全民彩虹跑等节会赛事活动,充分激发释放“十有临夏”活力魅力,不断提升文旅品牌形象和对外影响力,力争旅游接待人数达到97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38亿元。

提升工业产业支撑能力。立非常之志、谋非常之策、举非常之力、用非常之招强工业。深入实施“5540”工业企业培育工程和优质企业梯次培育行动,荣华、佳润、新平3户企业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俊林、清源、佳润3户企业争创省级“绿色工厂”,华夏建设产值达到亿元以上,鹭鸿、佳润2户企业入规,工业总产值达到45亿元、增速12%以上。继续实行县级领导和科级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制定落实重点企业“一企一策”方案,加大对全州5个产业集群、9条产业链涉及的14户重点企业扶持力度,服务跟进清源牦牛屠宰及肉制品加工生产线、艾米尔药用八宝茶生产线、哈利德伊珍源啤特果深加工生产线等社会项目,支持环保材料、新型建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帮助企业扩大生产、做亮品牌、做活市场,全面加快工业强市进程

培育花卉产业全新动能。以打造中国玫瑰超级工厂为目标,持续提升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一期规模和效益,实现日产鲜切花20万株,年产值达到1.8亿元以上。建成运营城郊花卉产业园,实施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二三期、精品紫斑牡丹新品种培育扩繁、牡丹产业园等项目,打通花卉育种、种植、加工、储运、销售各环节,让花卉产业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依托万亩牡丹画卷项目建设,采取“龙头+基地+合作社+群众”的模式,鼓励发展休闲观光、科普展示、文创体验、健康养生等多元业态,让更多群众实现就业创业、增收致富,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促进商贸产业提档升级。积极融入全省打造兰州一小时经济圈的战略部署,深入推进“十百千万”商贸企业培育工程,培育安多建材、百盛公司2户企业产值达到亿元以上,天元酒店、环东建材等11户企业产值达到2000万元以上,112户企业产值达到500万元以上,590户企业产值达到100万元以上。结合打造“四大经济圈”31,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丰富完善百益时代广场、天元商业综合体业态布局,提升改造工贸、民贸、金洋、民族商场等现有老旧商场市场,加快促成奥特莱斯商业综合体、百益国际贸易中心、红星美凯龙爱琴海购物公园、智慧产业园、京东智能物流港等项目落地实施,着力构建功能完善、辐射周边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全面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战略部署,支持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重点领域消费恢复性增长,更好释放社会消费活力。

打造美食产业特色名片。全面落实“河州味道”品牌店、旗舰店奖励补助措施,逐步建立完善美食产业体系,继续推广普及餐饮门店“三统一”和智慧管理系统,争取实施中央智慧厨房和食品智能冷链物流仓储配送中心项目,推动美食产业标准化、品牌化、集成化发展。以“河州味道”美食文旅街为中心,继续对周边街区进行一体化打造,形成河州美食集聚区。依托河州八大碗、手抓羊肉等被广泛认可的美食品牌,整理推出自成一派的“河州菜系”和具有代表性的“河州食品”,加强营销包装、产品升级和市场推广,让“游临夏美景、品河州美食”成为时尚。发挥美食餐饮协会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大力开展从业人员培训,规范行业标准、改进生产工艺、提升服务质量,鼓励餐饮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培育一批美食行业“小巨人”、旗舰店、品牌店,促进美食产业提质提标增效,擦亮临夏美食“金字招牌”。

四、以更优水平建设公园城市,倾力打造魅力宜居精致小城。围绕城乡风貌大美化之年,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着力打造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小而强的公园城市典范。

坚持精心规划。编制完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魅力花都公园城市建设规划和各领域专项规划,优化重点地段、重要节点、城市街道设计,加强城市天际线与建筑风貌管控。严管严控城市开发建设,对未批先建、少批多建、乱搭乱建、随意扩建的“坚决清”,对违法买卖城镇土地使用权的“坚决打”,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历史遗留问题“坚决改”,确保城市发展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做精公园城市。完成河州牡丹文化公园提升亮化、业态布设,推进人民公园、马家窑文化公园、凤凰山文旅景区主题公园建设,规划新建一批口袋公园、体育公园、社区公园、街头花海游园,尽快形成四周为乡村公园、中间为公园带、南北两廊为生态公园的“东西南北中”公园体系。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力度,积极争创国家级海绵示范城市、省级园林城市,推广开展人行道软隔离,见缝插绿栽植花草树木,有效管护城市绿地花坛,加快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努力实现人在城中、城在园中、园在景中。

注重精致建设。围绕交通路网大完善之年,加快构建“一环五横十纵”路网格局。环城北路实现全线通车,投入1.8亿元拓通规划二十五路、三十五路、三十六路、三十七路、三十、城东四路陈马段6条城市“断头路”“中梗阻”,投入1.5亿元改造提升环城西路、刘临路、兰郎路3条城市道路,投入3700万元修建大什字、前河沿小学、庆胜路下口3座人行天桥,实施乌玛高速临夏西互通立交、环西五路立交桥、环西三路、环西五路、南滨河西路、折双东路智能道路等交通项目,进一步畅通城市路网。全力做好兰合铁路、兰永临高速等重大项目征地拆迁和服务保障工作。统筹推进6号热源厂、团结北路地下停车场、牡丹公园公共停车楼、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城区老旧管网更新改造等项目,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基础服务功能。

强化精细管理。按照城市环境建设管理考评体系、标准、细则,继续落实网格化管理机制和“五包七禁”制度,严格执行新的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标准,深入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一难两乱”问题专项整治、“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倾力打造洁净、有序、文明、美丽的市容环境。深化物业管理集中整治,严格执行物业服务星级评定标准,对全市“三无”小区由花之城物业管理公司逐步纳入管理,着力提升物业服务质量。提速“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实施城市智慧管理服务中心项目,积极推动智慧城市数据处理中心、智能管理平台、数字孪生底座建设,打造完成“智慧政务”“智慧停车”“智慧文旅”“智慧水务”等应用场景,让城市更加聪明、更为质感、更有温度。

五、以更严要求狠抓生态建设,全力守护山清水秀美丽家园。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打造黄河上游临夏市段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

切实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山水林田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严格落实“林长制”和“三线一单”32制度,加强水土保持、河道治理、自然灾害防治,实施南北山城区段面山绿化和上水工程、陇中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完成面山绿化美化13.5万平方米、人工造林2121亩、森林保险3865亩。坚决整改生态环境问题,扎实做好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场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工作,有效防范化解生态领域风险隐患,坚决守护好临夏市的绿水青山。

入推进环境污染治理。扎实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加快冬季清洁取暖改造项目,实施3号热源厂超低排放改造,完成城市无暖楼煤改电409户、农村煤改气150户、农村煤改电3508户、城乡既有建筑节能改造3728户,继续落实煤炭补贴政策,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0.8%以上。严格落实“河长制”,持续开展“四抓一打通”33工作,实施大夏河红水河牛津河临夏市段综合治理工程、污水管网改扩建等项目,确保水环境总体安全。统筹推进企业生产、城镇生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大环境综合执法力度,严肃查处私屠滥宰、河道排污、噪音扰民等行为,构建铁腕治污、齐抓共管的环保工作格局。

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认真做好全州林业碳汇项目综合开发,规范高效运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加快推进城市再生水综合利用工程和厨余、建筑垃圾再生处理项目,引导全社会开展垃圾分类和限塑行动,不断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2.52%。加强全民环保宣传教育,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实施国家节水行动,积极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创建,形成绿色、低碳、节约的社会新风尚。

六、以更深层次推进开放开发,不断激发市场主体生机活力。围绕深化合作大开放、发展环境大优化之年,全面落实稳经济、促改革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优化发展环境、提振市场信心,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服务效能,创新监管方式,完善评估机制,以政府“瘦身”为市场“松绑”。聚力推进“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全面构建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贯通的一体化政务服务大数据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社会治理“一网统管”、政府运行“一网协同”,以数字化转型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做好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工作。深入推进高风险机构化险工作,严控新增政府债务,杜绝违规举债,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依法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围绕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生产供应基地,尽快编制民族特需用品产业发展规划,主动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友好城市的交流合作,扶持外向型企业走出去寻求发展空间、开拓境外市场、扩大对外贸易、发展外向经济,将更多的临夏特色产品推向国际。深化与济南、厦门等东部发达地区企业的对接合作,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优惠的条件承接产业转移。借势“强省会”战略实施和“依藏面兰”区位优势,把临夏市打造成面向藏区、融入兰州、服务全州的旅游度假康养目的地、农畜产品加工集散地、休闲娱乐消费首选地。

加强科技创新转化。牢固树立“抓科技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稳步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提升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发挥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制定全市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支持龙头企业建立研发中心,积极与省内外知名院校开展产学研用深度合作,促进技术更新和产品升级,将亿农公司培育为高新技术企业。实施招才引智工程,探索完善人才培养、评价、激励机制,加强专利申请和知识产权保护,有效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优化营商服务环境。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措施,深入实施金融“四大工程”34,用足用活创业担保贷款和28条金融助企纾困政策,将“真金白银”的实惠精准落实到企业,发挥最大效应,助力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严格执行项目“帮办代办加包办”机制,全面推行“容缺受理”“不来即享”“两轻一免”柔性执法,建立完善涉企收费、监督检查清单制度,为企业发展、项目落地、人才引进、政策落实提供全链条、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加大政银企对接,建立健全企业融资需求推送机制,协调金融机构为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为企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七、以更强担当保障改善民生,竭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围绕社会事业大提升之年,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全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为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快教育振兴步伐。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一切利益为教育让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均衡协调高质量发展,引导民办教育规范发展,顺利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评估认定。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实施总投资3.75亿元的第六中学、南龙中心小学等9个项目,建成第五实验小学、折桥中心幼儿园、团结北路幼儿园、第五中学小学部、职教中心综合培训楼,新增学位7350个。着眼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拓展与北京实验学校和济南市中区的联合办学模式,加强日常评价考核,深化绩效工资改革,推动义务教育四科九科合格率35稳步提升。加强劳动教育,继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小红星”公益课堂等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共建格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健康临夏市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优化生育政策落地见效,继续加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成中西医结合医院,迁建市妇幼保健院,市人民医院创建为三级乙等医院。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智慧医院建设、薄弱学科建设,完善分级诊疗体系,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引导群众牢固树立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加大健康生活方式科普力度,有针对性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扎实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加强群众健康服务管理,不断完善医疗保障,着力保健康、防重症,确保有序转段平稳渡峰,守护好群众健康安全。

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健全完善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沟通联络和跟踪回访机制,确保办理工作让代表委员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认真办好省列为民实事,在发展中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落实落细就业政策,全力扶持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零就业家庭、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3400人以上。扎实做好“保交楼、稳房价”各项工作,推进“交房即办证”改革,改造棚户区2544套、老旧小区1671户、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400套,不断满足群众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扎实做好兜底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工作,加强困难弱势群体关爱服务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推进殡葬、托育、社区养老、新时代文明实践等领域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深化质量强市建设,推进青年发展型县域建设,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发展繁荣文化体育事业,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设施,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

强社会治理能力。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结合开展“石榴籽”工程,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认真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推进平安临夏市建设,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深化禁毒重点整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高度重视网民留言办理,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和信访积案化解。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社会舆论引导,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推广覆盖城乡的“智慧村社区”应用场景,提升“三位一体”基层治理效能。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加强交通、消防、工程、食药、校园等领域安全监管,不断提升防灾减灾、应急救援、事故处置、执法检查能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征程、新使命赋予政府更大的责任。我们将以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加快发展,以忠诚干净担当的精气神履职尽责,以件件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推动工作,努力创造经得起人民和时代检验的业绩。

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国之大者”,深刻领会党中央的决策意图、政策初衷,着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大局下推动工作,在全局中守好一域,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到位,确保政府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

依法履职促规范。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遵从政府议事规则,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让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自觉接受市委集中统一领导,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纪委监委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深化政务公开,确保行政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勇于担当抓落实。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推动政府系统形成担当敢为的过硬作风。始终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和主旋律,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用政府的实干换来千家万户的岁月静好、幸福安康。

廉洁从政树形象。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严守党章党规党纪,持续推进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强化制度执行,堵塞工作漏洞,从源头上促进工作规范。深入推进作风建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着力提升政府效能。

各位代表,辉煌可期,唯有踔厉奋发;荣光必现,更需笃行不怠。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人民之托,扛起发展之责,激发奋进之志,凝聚前行之力,倾力打造魅力花都、加快建设公园城市,奋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临夏市新篇章!


 

《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名词术语解释

 

1.“一个定位”:即打造魅力花都、建设公园城市。

2.“五个目标”:即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城乡发展协调推进、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民生福祉显著改善、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3.“十大工程”:即智慧城市建设工程、宜居城市建设工程、宜学城市建设工程、宜商城市建设工程、宜游城市建设工程、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民族团结创建工程、服务优化提升工程、党建引领强基工程。

4.“三类户”:即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

5.“五大园区”:即折桥休闲康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南龙休闲静谧园林化凤凰山主题游乐园、枹罕牡丹文化产业园和牛羊文化产业园、城郊花卉产业园。

6.“5540”工业企业培育工程:即到“十四五”末,全州培育产值达10亿元的工业企业5户、5亿元的5户、过亿元的40户,以上50强工业企业产值超过100亿元。

7.“十百千万”商贸企业培育工程:即到“十四五”末,全州培育年销售额亿元以上的商贸企业10家、2千万元以上的100家、500万元以上的1000家、100万元以上的1万家。

8.“三统一”:即统一餐饮门店的品牌标识、智慧系统、餐具服饰。

9.“一难两乱”:即城市机动车停车难、收费乱、管理乱问题。

10.“一盔一带”:即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佩戴安全头盔,汽车驾乘人员使用安全带。

11.“六税两费”: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12.“双碳”战略:碳达峰碳中和的简称,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3.河道“四乱”:河道管理范围内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

14.“五个牢牢把握”:即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

15.“三个务必”:即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16.“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一核”即建设以兰州和兰州新区为中心、以兰白一体化为重点、辐射带动定西临夏的一小时核心经济圈;“三带”即建设以清洁能源及新材料和特色高效农业为重点的河西走廊经济带、以综合能源和先进装备制造为重点的陇东南经济带、以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为重点的黄河上游生态功能带。

17.“四强”行动:即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行动。

18.“五量”文章:即盘活存量、引入增量、做大总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

19.“五个区”:即将临夏打造成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区、黄河上游生态保护的先行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我国宗教中国化的示范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繁荣区。

20.“六个临夏”:即建设跨越发展的繁荣临夏、四通八达的畅通临夏、乡村振兴的希望临夏、生态良好的美丽临夏、安居乐业的幸福临夏、文明进步的和谐临夏。

21.“七个方面重大突破”:即在加快推动乡村振兴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壮大产业做强县域经济上取得重大突破、在提升城市发展水平上取得重大突破、在构筑生态安全屏障上取得重大突破、在改革开放优化环境上取得重大突破、在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上取得重大突破。

22.“十有临夏”:即有见证变迁、地质演化的奇特地貌,有跨越时空、享誉世界的丰富化石,有星罗棋布、探源文明的史前遗迹,有灿烂辉煌、多元一体的优秀文化,有雄浑壮丽、钟灵毓秀的山水美景,有琳琅满目、品味俱佳的特色美食,有三道交汇、四方通达的优越区位,有深深植根、流淌不息的红色基因,有顽强拼搏、脱贫攻坚的典型缩影,有守望相助、手足相亲的各族人民。

23.“十大之年”:即项目建设大提速之年、交通路网大完善之年、旅游市场大升温之年、特色产业大提质之年、招商成果大显现之年、城乡风貌大美化之年、社会事业大提升之年、优秀文化大繁荣之年、深化合作大开放之年、发展环境大优化之年。

24.“十城优势”:即信念坚定、担当实干的奋进之城,规划引领、科技赋能的创新之城,诗意花香、温馨舒适的宜居之城,重教兴学、理念先进的宜学之城,筑巢引凤、合作共赢的宜商之城,活力无限、热情好客的宜游之城国色天香、冠绝陇上的牡丹之城历史悠久、商贸繁荣的活力之城底蕴深厚、绚丽多彩的彩陶之城和睦和顺、善治有序的团结之城。

25.“十大变化”:即项目谋划建设实现大变化、交通便捷畅通实现大变化、农文旅商融合实现大变化、现代产业培育实现大变化、招大引强实现大变化、城市建管品质实现大变化、社会民生事业实现大变化、文化传承保护实现大变化、扩大开放水平实现大变化、发展环境面貌实现大变化。

26.“八类”重点人群:即脱贫户特别是2020年脱贫的贫困户;2021年人均纯收入在6500元以下的农户;2021年人均纯收入在低保边缘标准以下,并且与上一年相比明显下降的农户;农村低保对象、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等特殊困难家庭,特别是近两年新识别和申请低保的农户;农村残疾人家庭,特别是新致残、重度残疾人家庭和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病残一体、以老养残家庭;多子女特别是非义务教育阶段在读子女较多的农户;务工收入占比高且务工时间不稳定的农户(务工时间少于3个月或较上年减少3个月以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农户。

27.“六必查”:即农村低保和特困供养对象必查、有病人住院的家庭必查、供养高中和大中专学生的家庭必查、残疾人家庭必查、突发意外家庭必查、有投诉举报情况的必查。

28.“六必访”:即大病重病患者家庭必访、负担较重的慢性病患者家庭必访、重度残疾人家庭必访、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必访、单亲家庭和失能老年人必访、遭遇重大变故和自然灾害的家庭必访。

29.“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30.“一心多点”:即以八坊十三巷4A级景区为核心,华谊兄弟星剧场美好生活综合体、东公馆为节点,折桥康养小镇、南龙凤凰山森林公园、枹罕牡丹文化产业园、北山综合治理生态廊道为闭环,河州牡丹文化公园、人民公园、人民红园、彩陶博物馆、临夏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为多点。

31.“四大经济圈”:即以中心广场为主的商贸经济圈,以红星美凯龙爱琴海购物公园、百益、中天健、义乌、天元为主的高端商务圈,以华谊兄弟星剧场美好生活综合体为主的文化旅游圈,以折桥康养小镇、凤凰山主题游乐园为主的康养游乐圈。

32.“三线一单”: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33.“四抓一打通”:即抓续建、抓配套、抓更新、抓改造,打通最后一公里,用好现有水资源。

34.“四大工程”:即金融供给扩大工程、产业金融发展工程、服务质效提升工程、融资渠道拓宽工程。

35.义务教育四科九科合格率:即小学阶段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四科,初中阶段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九科成绩合格率。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分解落实国务院 《政府工作报告》涉及地方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

甘政办发〔2022〕47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国发〔2022〕9号)要求,经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将分解落实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涉及地方重点工作任务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特殊而重要。各地各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和省委、省政府总体工作安排,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促进经济稳中向好、稳步提质,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二、积极汇报对接。各牵头部门要认真对照分解任务,对各项工作早安排、早部署,尽快与对口国家部委汇报衔接,抓协调、抓服务、抓调度、抓落实,切实把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各项目标任务转化为有利于支持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项目,努力争取国家倾斜支持。要建立定期报告制度,每季度向对口国家部委报告本部门重点工作任务进展情况、特色亮点、成效经验和问题困难,切实增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各牵头部门汇报对接成效要及时报告省政府。


三、强化责任落实。各牵头部门要切实履行好牵头抓总、组织协调、统筹推进、督促检查的职责,建立健全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业务部门全力落实的责任机制,建立工作台账,强化目标管理,制定落实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层层压实责任,确保责任落实、措施落实、任务落实。


四、加强跟踪督办。各牵头部门要对各项重点工作任务推进情况实行台账化管理、全过程管控,及时开展跟踪调度和督办盯办。省政府办公厅将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台账,对标对表定期开展督查督办,确保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


各牵头部门请于2022年12月31日前,向省政府报送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涉及地方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附件: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涉及地方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年4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




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1月18日在临夏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20211118日在临夏市第十七

   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代理市长  刘尚增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第十六届人民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州工作安排,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圆满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这五年,我们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定不移抓经济、稳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生产总值从2016年的66.28亿元达到2020年的95.92亿元、增长2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3.85亿元、增长25.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5.8亿元、增长18.1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31.5亿元、增长14.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962元和16014元、增长31.7%和42.1%;工业增加值达到5.82亿元、增长20.3%;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23亿元和230亿元、增长60.7%和30.7%。五年来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发展势头更加强劲,多项指标高位增长,经济总量达到全州的29%。

这五年,我们把全面小康作为奋斗目标,全力以赴强基础、补弱项,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投入各类扶贫资金8.72亿元,实施项目408个,建成扶贫车间38个,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社保养老、安全饮水、住房改造等各项措施全面落实,群众生活更加美好,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五年来全市建成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9个,万村整洁村16个,累计减贫5900户25400人,2018年9月率先在全州实现脱贫摘帽,闯出了扶贫与扶德、扶志、扶智相结合的“以德扶贫”1新路子,经验做法入选全国贫困县摘帽20个典型案例。

这五年,我们把项目建设作为动力引擎,持之以恒扩投资、增后劲,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实施总投资1320亿元的各类重点项目588个,建成奥体中心四馆、城区集中供热、城东二路大桥等一批重大项目,实施环城北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60个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棚户区改造13290套、老旧小区改造1080户,老旧小区安装电梯109部,投放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554辆、共享单车5300辆,建成过街天桥4座,改造提升城区道路6条,打通“断头路”31条,创造了“开路精神”。引进甘肃建投、碧桂园、百益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投资建设,累计到位资金118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88.75%,两次荣膺甘肃省最具基础设施竞争力十强县。

这五年,我们把产城融合作为发展方向,精准用力调结构、抓特色,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全力推进文旅首位产业,八坊十三巷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甘肃文旅新地标、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受到国务院和省政府通报表扬。精心打造魅力折桥湾、瓦窑迪乐园、妥家金色草滩、河州小镇等一批乡村旅游景点和网红打卡地,举办了全国首届牡丹芍药产业联盟大会、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张学友演唱会、郎朗音乐会等赛事演出,旅游综合收入从2016年的9.7亿元增加到去年的27.4亿元,增长1.8倍,荣获“最美中国文化旅游城市”称号天元·万达中天健广场、长荣、正荣一批商贸实体和专业市场投入运营,规上企业从5家增加到11家,临夏市高质量发展的底板更加厚实。

这五年,我们把生态建设作为底线任务,久久为功重保护、勤治理,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统筹推进“三大保卫战”2,严格落实“减排、控煤、抑尘、限车、禁烧”等大气污染防控措施,拆并燃煤锅炉544台,改炕49100个、改厕13400个,大力度推进全域无垃圾治理,精细化开展城市综合管理,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70%,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9%,PM10、PM2.5浓度比2016年分别下降14.06%和11.08%。全面建立三级河长责任体系,重拳整治河道“四乱”3,埋设农村污水管网291.5公里,地表水、饮用水水源水质均100%达标。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环境总体保持稳定。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1.92%。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景美人和的临夏笑迎八方来客。

这五年,我们把民生改善作为最大责任,千方百计解难题、增福祉,幸福指数稳步提升。新建改扩建各类中小学幼儿园42所,新增学位23500个,义务教育巩固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99.27%和95.6%。顺利完成市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先诊疗后付费等改革措施,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实现“一站式”即时结报4。城乡低保及特困供养标准年均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医疗、养老参保率分别达到95%和96%以上,6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新增城镇就业2720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363个,发放创业贷款9.19亿元。完成劳动力输转21.4万人,劳务创收43亿元。分配入住廉租房、公租房950套,完成供热三网及分户改造397栋。全面办成省列民生实事,办结人大代表意见建议370件、政协委员提案278件,财政累计投入民生领域资金达118亿元,有效解决了一大批事关广大群众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方面的难题。

这五年,我们把深化改革作为关键之举,尽心竭力优服务、增活力,发展动能充分释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5,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了标准化市政务服务大厅,全面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和“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承接下放行政审批事项97项,645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市场主体从2016年的1.57万户增加到2020年的3.2万户,落实减税降费5.8亿元,清偿中小企业账款11.03亿元。如期完成全国经济、地名、人口普查任务,统筹推进政府机构、公务用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领域改革,组建了市属国有企业道合公司、枫临公司、亿农公司,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活力。

这五年,我们把平安建设作为基础工程,众志成城防风险、保安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6,健全完善“三位一体”7网格化治理体系,全覆盖建立智慧村(社区)线上议事平台,西郊社区“一线六民”工作法8入选全国100个优秀社区工作法。深入推进平安临夏市建设,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功铲除六家民营医院恶势力犯罪集团等涉黑涉恶组织12个,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全市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科学应对新冠疫情,筑牢了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安全防线扎实推进“沿黄河—洮河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带”9创建,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深化宗教领域突出问题整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2016年临夏市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同时,双拥10、统计、档案、供销、残疾人、老龄、市志编纂、防震减灾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

这五年,我们把依法行政作为基本要求,坚持不懈转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持续加强。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有力推动了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州市委工作安排落地见效。严格落实政府工作规则和法律顾问、风险评估等制度,从严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圆满完成“七五”普法任务,“以地为主兼顾房屋”的征收补偿模式荣获2018年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奖2020年再获评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扎实开展“基层减负年”活动,政府系统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州委“争当六个排头兵11的要求,按照市委十四届十四次全会确定的发展目标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状态,鼓足干劲、负重前行,大干快上、奋勇争先,夺取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实现了“十四五”开门红。元至九月份,完成生产总值75亿元、同比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31.6亿元、同比增长3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6亿元、同比增长15.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10.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8亿元、同比增长10.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001元和15171元、同比增长7.5%和11.6%。能如期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大夏河百里风情线景色如画、牡丹正艳,八坊十三巷古韵溢彩、游人如织,一幅幅振兴画卷正在河州大地徐徐铺展。

一年来,我们立足特色优势,确定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目标。依托“南山北塬一水中流”河谷盆地特殊地形和河州紫斑牡丹独特资源优势,提出了打造魅力花都、建设公园城市的发展定位,确立“十四五”时期建设一城四区一基地12长远目标和今明两年构建一心一区两廊五园多点13的发展空间布局,牢牢牵住了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

一年来,我们巩固脱贫成果,打开了乡村振兴的崭新局面。以打好“四大攻坚战”14为抓手,深入推进省州示范镇、村创建,因地制宜打造“五大园区”15初步构建了农文旅一体化、集群化、差异化发展新局面,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促进了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一年来,我们坚持培优育强,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全力打造“四大经济圈”16,主动培育和融入“五大百亿级产业”17成功引进华谊兄弟、中旅风景、国家电投、红星美凯龙等知名企业,在文旅融合、数字经济18、总部经济19、教育装备、商贸物流、现代农业等新型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一年来,我们抢抓政策机遇,保持了项目建设的强劲势头。始终把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抓手和压舱石,群策群力谋项目、争资金、搞建设,先后两次举办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动工130个、竣工39个,争取到各类资金18.8亿元,掀起了城市发展的新热潮,是近年来项目成效最好、资金争取最多的一年

一年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办成了一批保障民生的实事好事。聚焦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建成中小学幼儿园10所、新增学位1.6万个,与北京实验学校共同创办河州中学教育集团,利用济南市中区优质教育资源整体托管4所学校,创造了东西协作“1+10+4+N”教育帮扶模式20闯出了振兴临夏市教育的新路子实施棚户区改造5480套、老旧小区改造2772户、城中村改扩翻1205套,开工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州牡丹园、人民公园,获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年来,我们积极担当作为,汇聚了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面对新的发展阶段和目标定位,全市广大干部以等不起、慢不得的责任意识,以不畏难、干实事的担当精神,一天当做两天干,两步并作一步走,在改革发展中攻坚克难,在项目建设中挥洒汗水,在疫情防控中勇往直前,在服务群众中无私奉献,汇聚了打造魅力花都、建设公园城市的强大合力。

各位代表!本届政府夺取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见证了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经历了疫情防控的大战大考,实现了“十三”规划的圆满收官,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过去的五年,是我市历史上建设项目最多、投资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综合效益最好的五年,也是基础设施改善最明显、城乡面貌变化最显著、社会治理成效最突出、人民群众最实惠的五年。奋斗常伴随艰辛,收获定凝结汗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州委、州政府亲切关怀、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市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监督支持、关心帮助的结果,是全市50万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劳动者,向全体代表、委员和各位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临夏市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的发展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做好政府工作: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只有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才能确保政府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必须坚持发展主题不放松,只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精会神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加快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不偏离,只有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矢志不渝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用心用情保民生、兜底线、促公平,解决好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类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不松劲,只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促进创新,主动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奋力破除发展道路上的瓶颈障碍,才能持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释放攻坚克难、推动发展的强大能量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必须坚持自身建设不懈怠,只有围绕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坚持系统观念,坚持依法行政,驰而不息作风、提效能,才能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高效化落实,打造人民满意的政府。这些经验启示弥足珍贵,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断发展。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中仍有不少短板和不足:一是受新冠疫情变化和经济下行压力影响,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够牢固,在拓存创增、挖潜增效上还需加力给劲。二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体系还不完备,经济增长的创新动能明显不足,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久久为功。三是社会民生仍存在许多短板弱项,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配套建设投入逐年增长,财政保运转、保民生、保发展的压力持续加大。五是与新时代的新要求相比,在抢抓机遇、把握政策、谋划项目、争取资金上力度还不大、办法还不多。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第十七届人民政府主要任务

为实现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一个定位”21,实现“五个目标”22,实施“十大工程”23,奋力谱写打造魅力花都、建设公园城市的新篇章。

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创新驱动成效显著,招大引强成果丰硕,数字经济实现突破,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发展协调推进城镇化建设提质扩面,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90%以上,智慧城市落地应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逐年提高,东西南北中实现协调发展,区域发展中心城市的集聚力、承载力、辐射力大幅提升。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持续提升,主要环境指标逐年改善,环境承载能力明显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碳达峰24、碳中25工作起势良好。民生福祉显著改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和12%以上,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治理水平全面提升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基层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大幅提升,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全面构建。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和制度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

今后五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眼巩固脱贫成果,聚力乡村振兴战略,走业兴人和的富裕之路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26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跟踪“两不愁三保障”27巩固情况,做到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动态清零。积极发展“五小”产业28,支持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转型发展,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坚决打好职业技能培训攻坚战,五年内把全市劳动力、“两后生”29全部培训一遍,努力培养更多的“田秀才”“土专家”成为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全面加强与济南市市中区的结对帮扶,持续深化与厦门市思明区的友好协作,力求在人才、教育、卫生、科技、产业、劳务、消费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效。

高质高效促进农业发展。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在确保基本农田、粮播面积、粮食产量“三个不减”前提下,科学布局四镇乡村产业,继续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加大土地流转和村级专业合作社建设,从政策、人才、项目、资金等方面支持花卉、树莓、牛羊等乡村产业发展,建成集牛羊养殖、屠宰、加工、冷链、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培育引进休闲度假、观光采摘、田园体验等农文旅融合的多元业态,全面建成“五大园区”,积极创建一批省级、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立“物联网+农业+畜牧业”的大农业数据中心,加强大数据在农业生产、田间管理、精深加工中的推广应用,实现亩均产值1万元以上。全覆盖办理农业生产保险,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和“三品一标”30认证,争创“甘味”农产品品牌5个以上。

全面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全市乡村振兴规划和村庄规划实施,精心打造折桥镇和王坪、江牌、祁牟、妥家、慈王、拜家、瓦窑7个省州市乡村建设示范镇村,兼顾剩余28个村,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扎实推进农村“三大革命”31,继续抓好污水管网埋设、天然气“进乡入村”、安全饮水提升、村庄绿化美化、村社道路改造、数字乡村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努力把每一个村都建设成为乡村建设示范村。依托“说变化、感党恩、爱家乡”活动、“一约四会”32“三单联办”33“线上线下”村民知情大会等载体,加强乡村治理,开展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提升农村善治水平。

二、着眼强化项目支撑,聚力基础设施完善,走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路

坚持以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投资、补齐短板弱项,抢抓一切发展机遇,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力以赴谋划项目建设。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34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乡村振兴、“两新一重”35等政策机遇和投资导向,进一步提升项目谋划争取能力水平,最大限度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做到政策项目化、项目可研化,力争更多的重点项目列入国家和省上盘子,为今后五年发展积蓄后劲。全面实施“十百千”项目突破计划,到2026年,实施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突破五十个,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突破五百个,项目总投资突破五千亿大关。2022年,初步谋划实施总投资673亿元的重点项目287个,严格落实“五个一”36包抓工作机制和清单化管理制度,力争开复工201个项目,建成使用50个项目,保持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统筹施策狠抓市政建设。从有效解决道路、供暖、供气、供电、供水等制约城市发展和影响群众生活的现实问题出发,着力构建“一环五横十纵”37交通路网,全面建成环城北路、折双东路、G310至G568青寺段连接线等一批城市道路,加快实施兰合铁路临夏站房、环城东路跨线桥、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地下通道等交通桥梁项目,配套完善智慧交通附属设施,进一步打通交通“大动脉”、畅通城市“微循环”。统筹推进天然气、太阳能、电能、核能供暖,提升4座热源厂运营管理水平,启动城区集中供热改造工程二期项目,力争到2026年,全市集中供热覆盖面达到1350万平方米。积极配合临夏州天然气长输管线复线项目建设,争取建设LNG应急调峰储备站,到2026年,全市天然气年供给量达到1.2亿立方米。协调州电力公司在市区新增一座110千伏变电站,从南龙变、环西变新建、改建10千伏线路至市区,着力解决西片开发区无电源和市区线路重过载问题,切实为城市发展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实施肖家水厂改扩建、城区老旧供水管网改造等项目,进一步保障城市安全供水。科学合理配建一批智慧停车场、充电桩、健身步道、卫生公厕、便民市场等服务设施,让群众在城市生活的更舒适、更方便、更满意。

多措并举强化财源建设。按照“向上争资金减负担、向下育财源增收入”的思路,积极争取中央省级预算内投资、政府债券、转移支付、专项扶持等各类资金,进一步缓解财政压力,更好的保发展、促投资。深入推进道合、枫临、亿农、城投等市属国有企业改革,扎实做好供排水公司和供暖公司管理运行机制改革,鼓励引导企业创新管理运营模式拓宽投融资渠道,做大做强企业规模,让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健康发展,为政府创造更多收入。依法依规加大历年土地出让金、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人防易地建设费的征缴力度,规范管理处置国有存量资产,定期清理盘活部门结余结转和闲置沉淀资金。支持古河州、清源、俊林、佳源牧业等重点企业发展,培育更多的税源大户,最大程度提高财政收入总量,为加快全市发展厚植基础、注入活力。

三、着眼优化产业结构,聚力魅力花都打造,走转型跨越的特色之路

进一步抓特色、优结构,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提规模,全面促进产业错位发展、提质增效。

做精花卉朝阳产业。以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牡丹科技园、花卉产业园、大夏河百里牡丹长廊为支撑,打通花卉育种、种植、加工、储运、销售各环节,培育壮大以河州紫斑牡丹为主导,芍药、玫瑰为补充的花卉产业,到2026年,花卉种植规模达到1万亩,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发挥牡丹研究中心作用,加强与国内一流企业合作,聚焦精深加工,加强创新研发,重点开发香精、香料、精油等衍生产品,提高花卉产业附加值。依托万亩牡丹画卷项目建设,采取“龙头+基地+合作社+群众”的模式,鼓励发展休闲观光、科普展示、文创体验、健康养生等多元业态,让更多的群众实现就业创业、增收致富,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做大文化旅游产业。以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度假区、历史文化名城和5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围绕“一心多点”38的文旅产业发展布局,持续打好文旅产业深度开发攻坚战,主动融入全州旅游大通道、大环线建设,全面实施宜游城市建设工程,推动主要景区“晋等升级”、大小景点“串点成线”、乡村旅游“遍地开花”,形成全域全季旅游发展新格局。加快实施华谊兄弟星剧场美好生活综合体、马家窑文化公园暨博物馆群酒店群、河州水世界游乐综合体、花儿精酿文化产业园等重大文旅项目,精心抓好临夏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八坊十三巷4A级景区建设,持续办好河州牡丹文化月、临博会等特色节会,打响叫亮“花儿临夏·在河之州”文旅品牌。积极推进文化旅游与农业、体育、商贸、康养等相关产业真融实促,加强与中旅风景、华谊兄弟等企业在景区管理运营、旅游产品开发、品牌营销推介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完善文化演艺、体育赛事、民宿客栈等功能要素和旅游基础设施,全方位做好宾馆、餐饮、商场等各行业领域的升级改造,加强智慧旅游建设和从业人员培训,进一步提升文旅产业发展的层次水平,将临夏市打造成西部旅游重要目的地、全州游客集散中心。

壮大河州美食产业。充分挖掘临夏特色餐饮优势,深入实施“七大工程”39,提档升级一批老字号旗舰店、示范店,扶持新建一批标准化加盟店、连锁店,延伸打造一批上下游产业链,加快建立集培训、加工、配送、经营为一体的美食产业体系。加强临夏美食品牌宣传推介力度,让“游在景区、吃在河州”成为时尚。制定美食团体标准和行业管理规范,重点发展以牛肉面为主、覆盖州内特色名优小吃的临夏美食中式快餐,2026年,在全国开设“河州味道”品牌中式快餐店500家,餐饮门店累计达到3000家,带动就业3万人。支持引进国内知名的供应链企业和餐饮连锁店在临夏市设立总部,推行“集团总部+供应链公司+城市分公司+门店”运营模式,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税收、产值本土化。建立市级数据管理平台,动态监测分析产业发展情况,帮助企业提升运营能力,推动美食百亿级产业蓬勃发展。

做强商贸物流产业。结合打造“四大经济圈”,大力实施宜商城市建设工程,合理调整商贸业经营结构,建成天猫甘肃旗舰店结算中心和百益环球中心等新型商业综合体,培育发展一批专业市场商场和特色街提升改造现有老旧商场、农贸市场和综合市场,扎实做好促消费、扩内需工作,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节会经济、电商经济、平台经济40、楼宇经济41提升商贸业发展水平。依托“临兰面藏通甘青”的区位优势和临夏机场、兰合铁路、兰永临高速等重大项目实施,谋划建设兰合铁路物流园、电商产业园发展智慧物流和冷链仓储,着力构建信息发达、功能完善、辐射藏区现代商贸物流体系。

培育工业主导产业。全面融入以沿黄沿洮为主的工业百亿级产业,实施优质企业梯次培育行动,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2申报,加大规上企业培育力度,2026年,新增规上企业8家,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5亿元,年均增速10%以上。支持农产品加工、肉制品、乳制品、地毯服饰、砖雕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一企一策”扶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的对外贸易,努力打造面向中西亚、中南亚、中东欧的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生产供应基地,培育产值超5000万元企业5户以上。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数据信息、节能环保等十大生态产业,谋划建设现代工业产业园、教育装备产业园等项目,支持环保材料、新型建材生物医药新兴产业发展,在补齐工业短板上实现更大突破

激活数字经济产业。抢抓国家推进数字经济的重大战略机遇,加快构建“云上河州”城市大脑“1+5+N”智慧城市运行体系43深入推进各行业领域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全面建设国土、住建、城管、物业、交通等17个应用场景,为城市管理、产业发展、公共安全、民生服务、应急指挥提供智能化支撑,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赋能作用。以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加强与央企、市中区、思明区的对接联系,承接好东部产业,引进培育一批数字经济企业,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促进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临夏市转型跨越发展赢得主动、抢占先机。

四、着眼提升城市品质,聚力公园城市建设,走智慧共享的宜居之路

深入推进美丽城市规划建设“十大行动”44努力让城市更具品质、环境更加宜居、生活更加幸福。

多维度拓展发展空间。围绕“一心一区两廊五园多点”空间布局,编制实施国土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依法严厉打击违反规划、违法圈地、违规建筑,坚决维护规划权威和群众合法权益。稳妥有序推进国有闲置土地处置和已售城镇住宅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化解,坚决减少存量、杜绝增量。积极融入兰西城市群和兰州经济圈,充分发挥全州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统筹加快市县一体化、塬上塬下一体化、城乡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向西片区拓展发展空间,促进人员要素流动,构建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协同发展格局。

高标准打造城市公园。大力实施宜居城市建设工程,加快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州牡丹园、人民公园凤凰山文旅景区公园、万亩牡丹画卷公园建设进度有序实施“三河”45景观带、城市水系连通等项目,集中打造提升一批城市游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体育公园,增加城市生活空间的舒适度。争创省级、国家级园林城市,实施“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层次分明”的城市园林绿化合理布局栽植沿河沿路花卉、绿篱行道树及景观树,把城区道路两侧打造成绿量更丰富、特色更明显的生态景观。到2026年,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1%、33%和13.1平方米以上,让广大市民享受到绿色、休闲、健康的公园生活。

大力度推动城市更新。全面加快23个棚户区、2772户老旧小区改造的同时,再筛选梳理改造一批符合政策规定备受群众期盼的城中村和老旧小区,争取2022年实施棚户区改造1.17万套,到2026年实现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全覆盖,全面消除城市危旧房,实现改造一片、提升一域、幸福一方。实施环城西路、北宁路、迎宾大道、刘临路大十字至电大段、团结路等7条老旧道路扩面提升工程。逐步完成现有1429个街面配电箱美化改造、强弱电入地、“蜘蛛网”清理整顿工作。严把城市建筑风貌规划关,深入开展沿街、沿河建筑外立面风貌改造和美化亮化工程,持续加强道路坑槽修补、人行道地砖更换、路灯维修和各类市政设施更新管护,以城市新面貌满足群众新期待、展示城市新形象。

下功夫提升管理水平。深入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工程,建成城市智慧管理服务中心、“云上河州”城市大脑等项目,充分发挥智慧城市“管理、服务、评价”三大体系作用,让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积极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按照城市环境建设管理考评体系、标准、细则,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机制和“五包七禁”制度46,扎实开展私搭乱建整治、河道沿线整治和街面整洁行动,有计划免费开放沿街企事业单位厕所。深入推进全域无垃圾治理,不断扩大机械化清扫覆盖面,营造干净整洁的市容环境。加强小区物业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物业服务星级评定标准,指导小区全覆盖组建业主委员会,完善小区内便民服务设施,着力提升物业服务质,实现从“安居”到“适居”再到“乐居”的转变。

五、着眼加强环境保护,聚力生态文明建设,走低碳节约的绿色之路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实施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临夏市。

加强生态保护治理。自觉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严格落实“三线一单”47制度,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化治理,深入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加快建设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北山生态廊道综合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等项目,继续抓好新一轮天然林保护和植树造林,统筹做好水土保持、环境修复、综合治理等工作。坚决整改生态环境问题,有效防范和化解生态环境领域风险隐患,坚决守护好临夏的绿水青山。

推进污染综合防治。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区域协同治理和污染源综合治理,加强空气质量检测分析,加大冬季清洁取暖改造,持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到2026年,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9%,PM10、PM2.5浓度均值分别下降至54和27微克每立方米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河长制,强化“三河”水环境治理和“四乱”整治,加强槐树关、引黄济临两处饮用水源地监管保护,开展“四抓一打通”48工作,切实保障水环境安全。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建立健全土壤环境监测、评估、预防和执法体系,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散乱污”企业49整治,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加强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理,到2026年,尾菜处理、废旧农膜、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60%、82%、86%以上。

进绿色低碳发展。认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编制实施碳达峰行动方案,强化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高标准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和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城市建设,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和全民限塑行动,加强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促进形成绿色低碳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模式全面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行动,积极推广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消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六、着眼破解急难愁盼,聚力社会事业发展,走为民利民的幸福之路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加快教育振兴步伐。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宜学城市建设工程和教育振兴“1683”工程50。优化教育资源布局,严格落实新建小区配建普惠性幼儿园政策,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0所、中小学12所高中职业技术教育中心1所新增学位21200个。落实“三个增长51、两个提高52要求,每年投入2000万元用于教师招录、培训和名师引进。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培养一支结构均衡、梯次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深化与北京实验学校、济南市市中区联合办学模式,争取创建一批省州示范高中、幼儿园,让孩子们享受更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深入开展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加快推动数字校园建设。推进“县管校聘”53改革,落实“双减”54政策,规范校外培训和民办教育机构办学行为,完善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围绕打造“技能甘肃”,加快补齐职业教育短板,实现“一县一校一中心”发展目标。

提升公共卫生水平。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争创国家级健康促进县,推进全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智慧医院建设,加强医院服务管理和医技人才培养,完成市医院三乙医院创建,加快公共卫生应急中心、市疾控中心建设,争取实施市传染病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养中心、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等项目,到2026年,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6.7张、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1人。完善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治理规范民办医疗机构,探索建立“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控,继续开展全民新冠疫苗接种,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改善基本民生保障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加大技能培训、劳务输转、创业贷款、稳岗就业力度,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全力支持农村劳动力、“两后生”、零就业家庭、残疾人、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完成新增城镇就业1.6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认真办民生实事和建议提案,加强社会救助、社会事务、社会福利工作,做好残疾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关心关爱。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失业工伤保险全省统筹和基本医疗保险州级统筹,认真落实“三孩”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积极引导群众转变传统丧葬观念,加快启动殡葬服务中心项目。坚决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全力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强国防动员和双拥工作,提高退役军人服务保障规范化水平。推进文化体育惠民工程,争取实施科技馆、图书馆建设项目,建成东城区和西区全民健身中心,打造60里环河健身步道长廊,不断满足群众文化体育生活需求。

七、着眼激发发展活力,聚力改革创新引领,走与时俱进的开拓之路

坚持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开放带动,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交流。深化与国内发达地区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引导更多的企业和产品走出去开拓国内外市场,推动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抓住央企助力和东西部协作的重大机遇,在招大商、引强企上下足功夫,充分利用兰洽会、青洽会、厦洽会等平台,主动加强与国内500强和省州知名企业的对接联系、交流合作,争取在产业培育、装备制造、商业开发、智慧物流等方面,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好、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进一步激活社会资本、增强经济动能。

倾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扎实推进服务优化提升工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标准化共享应用,努力让群众和企业办事少带、少填、少报、少跑。严格执行招商项目帮办代办加包办机制,不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深入开展银企对接活动,持续提升企业开办、纳税便利度,不断强化“两轻一免”55柔性执法,推进实现“双随机、一公开”56监管全覆盖,进一步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着力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逐年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围绕发展“高精尖”产业,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深化“院企校企”合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动能转换、企业转型升级、产业提质增效。注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围绕教育医疗、数字产业、现代经济等重点领域,培育本土人才、引进高端人才、用好现有人才,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依托全省政务一张网、一朵云57,归并优化各类数据资源,构建市、镇、村级贯通的政务服务平台和信息公开体系,全面实现“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建设智慧化、集成式、掌上办的数字政府58强化数字信息技术应用,提高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协同能力,全面提升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以数字化转型助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八、着眼强化社会治理,聚力美好临夏创建,走安定团结的和谐之路

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努力打造“智慧智能、民本民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化平安临夏市建设,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纵深推进“三位一体”基层治理,加强矛盾纠纷预防调处信访积案化解,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持续整治各行业领域乱象,确保社会安定有序。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快建设新型应急管理体系,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能力。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重点领域监管执法和安全隐患整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面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59要求,切实守护好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促进民族宗教和谐。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实施民族团结创建工程,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纵深推进宗教界“党亲国好法大”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两学一做”60学习教育和宗教场所“四进”活动61,持续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坚决防范和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全力维护民族宗教领域和睦和顺。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用,深入开展“美好(丽)临夏市”创建,普及文明礼仪,倡导文明出行,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突出加强政府公信、企业诚信和个人守信建设,注重培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崇尚真善美。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班子肩负新使命、接续新发展、展现新作为的奋进之年。新的一年,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举措,提升“十项经济指标”,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建设“二十个重大项目”,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提升十项经济指标: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2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0.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2.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26.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9%。通过提升各项经济指标,有效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办好十件民生实事:畅通群众出行道路,建成G310至G568连接线城东四路(刘临路至前河沿东路)关家台路(前河沿东路至北滨河东路段)、规划二十五路(城东一路至环城东路段)、规划三十一路(光华东路至前河沿东路段)、规划三十五路(河州牡丹园至东郊公园水系联通道路)、规划三十六路(规划三十五路至前河沿东路段)、规划三十七路(刘临路至前河沿东路段)和谐二路、和政路、光华东路下穿道路、永靖路(碧桂园南侧道路)12条城市道路,分计划拓通陈方东路、城东三路、城东四路(刘临路至北环路段)、规划三十四路(光华东路至前河沿东路段)、规划三十六路(前河沿东路至北滨河东路段)、环城东路(小十字至牛津河大道段)6条城市“断头路”“中梗阻”;完成迎宾大道、兰郎路(瓦窑头广场至州中医院段)、民主东路、刘临路(大十字至临中段)4条道路的提升改造;开工建设环西三路、环西五路、南滨河西路、牛津河南路、G568连接线地下通道、环城北路邓家桥至北塬移民区道路、乌玛高速临夏西互通立交工程、环城东路和城东三路跨线桥、环西五路立交桥,让城市交通四通八达、群众出行更加方便。满足群众停车需求,完工使用华寺西街地下停车场,规范改造义乌商贸城地下停车场开工建设团结北路、新华街东郊公园、星剧场4处地下停车场和魅力花都生态停车场,年内新增停车位4700个,着力破解“停车难”问题。方便群众就近上学,加快实施河州中学、第四中学、第五实验小学、实验小学综合教学楼、折桥中心幼儿园5学校建设年内新增学位6940有效缓解“上学难、大班额、择校热”问题。提升群众居住环境,完成2021年86栋2772户老旧小区改造471户棚户区改扩翻开工实施2022年1344905户老旧小区改造,争取年内完成电梯改造70部,同步配套小区附属设施、改造沿街建筑风貌,使改造后的老旧楼和周边街道建筑风貌充分融合、相互协调,让老旧小区换新颜、广大群众得实惠。保障群众安全用水,实施新庄水厂配套设施完善、城区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城市应急水处理系统等项目,着力解决好老城区供水管网老旧破损、水压不足的问题。守护群众岸绿水清,实施污水处理厂提质扩容项目,日处理能力达到9万吨,进一步提升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保护好临夏人民的母亲河。化解群众登记难题,完成52个小区27026套国有土地上已售城镇住宅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化解,着力解决长期以来群众买房办不上证的问题。改善群众养老服务,全面启用市养老院和7个城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落实城乡居民养老金提标,让老年人老有所养、乐享晚年。帮助群众稳定就业,组织好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单位就业,新增城镇就业3400人以上,完成职业技能免费培训1.2万人以上,继续开发公益性岗位,实现群众更好就业创业。消除群众后顾之忧,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供养标准,落实低保家庭子女高校入学资助等各项惠民政策,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到每一户困难家庭。通过办好十件为民实事,全力解决好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民生更有温度、生活更加幸福。

建设二十个重大项目:实施总投资160亿元的人民公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州牡丹园、北山生态廊道综合治理环城北路、临夏市客运中心、公铁联运综合客运枢纽、乌玛高速临夏西互通立交工程、华谊兄弟星剧场美好生活综合体、马家窑文化公园暨博物馆群酒店群、红星美凯龙爱琴海购物公园、凤凰山文旅景区、河州水世界游乐综合体、花儿精酿文化产业园、如意明珠牡丹花海温泉城、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花卉产业园、牡丹科技园、河州工业园电商产业园、城市智慧管理服务中心项目。通过重大项目的加快建设,进一步集聚发展动能、完善交通路网、促进产业转型、提升城市品质,助力魅力花都打造、公园城市建设,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迈步新征程,迎接新挑战,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将更加注重政府自身建设,牢记初心使命,坚守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真诚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是坚持党建统领,把对党忠诚作为首要政治。全面实施党建引领强基工程,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更加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确保政府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行稳致远。

二是坚持人民至上,把为民服务作为不变宗旨。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为民之事,谋利民之策,抓富民之举,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为民办实事上,把更多的公共资源向民生倾斜,及时了解群众诉求,诚心诚意、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谋幸福,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是坚持秉公用权,把依法行政作为第一准则。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开展“八五”普法62,稳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提升公职人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遵从政府议事规则,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深化政务公开,让行政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四是坚持实干担当,把狠抓落实作为鲜明导向。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实字为要、干字当先,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境界,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力以赴抓落实、求实效,把该干的事干好、难干的事干成,确保政府工作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把发展蓝图转变为美好现实。

五是坚持从严治政,把清正廉洁作为一贯底色。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63,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推动、警示教育、监督管理和制度执行,强化审计监督,促进工作规范,加强资金管理,促使政府各级干部廉洁从政。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切实提升服务效能,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跋山涉水初心不改方显勇毅,征途漫漫勠力前行始得玉成。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乘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春风,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砥砺奋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临夏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名词术语解释

 

1.“以德扶贫”:即通过抓思想引导、抓政策宣讲、抓典型带动、抓矛盾化解,精准实施“扶德、扶志、扶智”帮扶并举,因户施策、因人施法,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2.“三大保卫战”:即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3.河道“四乱”:河道管理范围内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

4.“一站式”即时结报:即城乡参保居民按规定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住院发生的政策范围内费用,定点医疗机构提供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报,患者出院时只交个人自负费用。

5.“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6.新时代“枫桥经验”: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县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之后,枫桥经验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

7.三位一体即通过“大工委”“大党委”领导下的社区、物业、派出所“三位一体”网格管理,实现基层社区治安联防、服务连抓、文明联创

8.“一线六民”工作法:即以强化党支部政治建设为主线,创建便民服务型、惠民阳光型、利民生态型、安民平安型、助民帮困型、乐民文化型社区。

9.“沿黄河—洮河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带”:即把沿黄河—洮河地区的甘南、临夏、定西、兰州、白银5个市州和兰州新区创建为区域经济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多元文化和谐共存、民族关系和谐稳定的提升带。

10.双拥:即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简称。

11.“争当六个排头兵”:争当团结担当干事的排头兵、争当区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争当产业上档升级的排头兵、争当推进乡村振兴的排头兵、争当市域社会治理的排头兵、争当提升作风形象的排头兵。

12.“一城四区一基地”:“一城”即到2025年将临夏市建成甘肃西南部地区门户城市和全州的中心城市;“四区”即黄河上游临夏市段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沿黄河—洮河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带创建示范区;“一基地”即面向中西亚、中南亚、中东欧的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生产供应基地。

13.“一心一区两廊五园多点”:“一心”即八坊十三巷4A级景区为中心;“一区”即临夏市乡村振兴示范区;“两廊”即南龙凤凰山景区廊道、北山综合治理生态廊道“五园”即折桥休闲康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南龙休闲静谧园林化的凤凰山主题游乐园、枹罕牡丹文化产业园和牛羊文化产业园、城郊花卉产业园;“多点”即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州牡丹园、人民公园、人民红园、彩陶博物馆、临夏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等。

14.“四大攻坚战”: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攻坚战、文旅产业深度开发攻坚战、职业技能培训攻坚战。

15.“五大园区”:即折桥休闲康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南龙休闲静谧园林化的凤凰山主题游乐园、枹罕牡丹文化产业园和牛羊文化产业园、城郊花卉产业园。

16.“四大经济圈”:即以中心广场为主的商贸经济圈,以红星美凯龙爱琴海购物公园、百益、中天健、义乌、天元为主的高端商务圈,以华谊兄弟星剧场美好生活综合体为主的文化旅游圈,以折桥康养小镇、凤凰山主题游乐园为主的康养游乐圈。

17.“五大百亿级产业”:即培育以牡丹元素为主的文化旅游百亿级产业、以牛羊为主的畜牧百亿级产业、以河州美食为主的美食百亿级产业;融入以食用菌蔬菜花卉为主的特色种植百亿级产业、以沿黄沿洮为主的工业百亿级产业。

18.数字经济即通过大数据(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

19.总部经济即一些区域由于特有的优势资源吸引企业总部集群布局,形成总部集聚效应,并通过“总部—制造基地”功能链条辐射带动生产制造基地所在区域发展,由此实现不同区域分工协作、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

20.“1+10+4+N”教育帮扶模式1即市中区—临夏市总的教育合作发展协议,统领全盘;“10”即10对“1+1”校际结对互助,两地中小幼三段20所学校、幼儿园结对互助协作;“4”即4组“1+2”骨干派驻帮扶,市中区以1名带队校级干部、2名骨干教师的团队形式到4所临夏市派驻学校挂职交流;“N”即指多单位、全域资源共享共建共进;又指多种形式,包括线上教研、名师工作室、线下师友团,研讨交流周、挂职实践营等。

21.“一个定位即打造魅力花都、建设公园城市。

22.五个目标即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城乡发展协调推进、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民生福祉显著改善、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23.“十大工程”即智慧城市建设工程、宜居城市建设工程、宜学城市建设工程、宜商城市建设工程、宜游城市建设工程、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民族团结创建工程、服务优化提升工程、党建引领强基工程。

24.碳达峰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后逐步回落。

25.碳中和即到2060年,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途径,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26.“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27.“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28.“五小”产业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等“短平快”增收小产业。

29.“两后生”即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学生。

30.“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统称。

31.“三大革命”即农村厕所、垃圾、风貌革命。

32.“一约四会”即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的简称。

33.“三单联办”“社区下单、街道派单、部门接单”三单联办工作办法。

34.“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35.“两新一重”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36.“五个一即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

37.“一环五横十纵”一环”即环城北路+G568线;“五横”即兰郎路—刘临路,前河沿路—木枹路,北滨河路—河州大道,南滨河路,折双路—G213线;“十纵”即环西五路,环西四路,环西三路,环西一路,环城西路,团结路—迎宾大道,城东一路,城东四路,城东五路,智强路。

38.“一心多点”即以八坊十三巷4A级景区为核心,华谊兄弟星剧场美好生活综合体、东公馆为节点,折桥康养小镇、南龙凤凰山森林公园、枹罕牡丹文化产业园、北山综合治理生态廊道为闭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州牡丹园、人民公园、人民红园、彩陶博物馆、临夏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为多点。

39.“七大工程”即政策集成工程、体系构建工程、强链延链工程、提质优质工程、品牌振兴工程、服务提升工程、金融破题工程。

40.平台经济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由数据驱动、平台支撑、网络协同的经济活动单元所构成的新经济系统,是基于数字平台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称。

41.楼宇经济是近年来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中涌现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它是以商务楼、功能性板块和区域性设施为主要载体,以开发、出租楼宇引进各种企业,从而引进税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目的,以体现集约型、高密度为特点的一种经济形态。

42.“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即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工业中小企业。

43.1+5+N”智慧城市运行体系“1”即完善数字基础设施;“5”即1个数字孪生底座、1个数据处理中心、1个智能管理平台、1个运营指挥中心、1个智慧APP;“N”即多个应用场景。

44.美丽城市规划建设“十大行动”即规划风貌管控行动、增绿护绿行动、夜景亮化行动、私搭乱建整治行动、街面整洁行动、市政设施提升行动、河道沿线整治行动、物业服务提升行动、生态安全建设行动、文明畅通出行行动。

45.“三河”即大夏河、牛津河、红水河。

46.“五包七禁”制度“五包”即包卫生保洁、环境秩序、绿化管护、公共设施、公共秩序;“七禁”即禁止乱泼乱倒、乱涂乱画、乱摆乱堆、乱拴乱挂、乱挖乱占、乱停乱放、乱搭乱建。

47.“三线一单”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48.“四抓一打通”即抓续建、抓配套、抓更新、抓改造,打通最后一公里,用好现有水资源。

49.“散乱污”企业即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当地布局规划,未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或不具备治理价值的企业。“散”即选址布局不符合城市发展规划、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等已发布生效的各类规划的有污染物排放的企业;“乱”即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应办而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土地审批手续、安全评价审批手续等相关审批手续的有污染物排放的企业,存在于居民集中区的企业、工业摊点、工业小作坊;“污”即生产、经营过程产生污染物对环境带来明显影响和危害,无污染防治设施、污染防治设施不完备、不能对产生的污染物进行有效收集处理,或污染防治设施不具备达标排放能力,非法排放的企业。

50.教育振兴“1683”工程“1”即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6”即抓好行政管理、校长、教师、班主任、教研、督导“六支队伍建设”;“8”即推进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和改革、推动作风转变质量提升、探索开展合作办学、从严督导考核“八项重点工作”;“3”即强化教育组织、教育投入、安全生产“三项保障措施”。

51.三个增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21修正)第56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52.两个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21修正)第55条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全国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

53.“县管校聘即全体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全部实行县级政府统一管理,特别是统一定期强制流动到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从而将教师和校长从过去的某学校的“学校人”改变为县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

54.“双减”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55.“两轻一免”即对部分事项依法依规减轻处罚或从轻处罚,对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

56.“双随机、一公开”即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57.全省政务“一张网、一朵云”“一张网”即整合建设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外网体系,优化提升网络承载能力,延伸覆盖范围,满足互联网协议第6版规范,为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网络互通、数据共享、应用协同提供支撑;“一朵云”即按照多云统管的思路,采取“1+15+N”(1朵省级政务云,15个市级政务云节点,N个行业云)的架构,加快推进省级和市州级云管理平台建设并实现互联互通,实现全省云资源的集中调度和综合服务。

58.数字政府指在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支撑下,政府机构日常办公、信息收集与发布、公共管理等事务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下进行的国家行政管理形式。

59.“四个最即最严谨标准、最严格监管、最严厉处罚、最严肃问责。

60.“两学一做”即学习十九大精神、学习中国文化、学习法律法规、做合格教职人员。

61.宗教场所“四进”活动即国旗国歌进场所、宣传标识进场所、法制教育进场所、道德典范进场所。

62.“八五”普法2021—2025年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

63.“一岗双责”“一岗”即一个领导干部的职务所对应的岗位;“双责”一个领导干部既要对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具体业务工作负责,又要对所在岗位应当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负责


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3月18日在临夏市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2021年3月18日在临夏市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与《临夏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三五”时期及2020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全市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五年,也是坚定信心决心、实现跨越发展的五年。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圆满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开创了临夏市发展的崭新局面。

五年来,我们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夯基础稳增长,经济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全市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61.43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95.92亿元,增长3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39.07亿元增加到53.85亿元,增长37.8%;大口径财政收入从11.01亿元增加到14.99亿元,增长36.2%;财政总支出从28.87亿元增加到42.41亿元,增长46.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16757元、10388元增加到23962元和16014元,分别增长43%和54.2%;存贷款余额分别从219亿元、182亿元增加到323亿元和230亿元,分别增长47.6%和26.3%,全市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发展势头更加强劲,多项经济指标领跑全州、高位增长。

五年来,我们坚持精准扶贫方略,打硬仗攻堡垒,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8.72亿元,其中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7408万元,实施各类扶贫项目408个,建成扶贫车间36个,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有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和文化广场,户户有增收产业、自来水和安全住房,所有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就读,所有建档立卡户全部享受养老、医疗政策。大力推进“米改花、米改菜、粮改饲”,支持发展高原夏菜、食用菌等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五年来累计减贫0.59万户2.54万人,2018年9月率先在全省实现脱贫摘帽,经验做法入选全国贫困县摘帽100个典型案例之一。

五年来,我们坚持项目支撑引领,强基础补短板,城市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累计实施总投资1000亿元的各类重点项目467个,相继建成了奥体中心四个场馆、城市集中供热、大夏河综合治理等一批重大项目,实施了26个棚户区改造和40个商住小区项目,配套了一批公共厕所、过街天桥、停车场等城市基础设施,打通了23条城市“断头路”,创造了临夏市“开路精神”。引进了甘肃建投、万达集团、碧桂园、百益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落户我市投资建设,累计到位资金118亿元。大力度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精细化开展城市综合管理,破解了红园广场早市、下菜市马路市场等一批城市顽疾,投入3000余万元购置各类环卫作业车辆132辆,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70%。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88.75%,先后两次荣膺甘肃省最具基础设施竞争力十强县。

五年来,我们坚持聚力首位产业,调结构促转型,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八坊十三巷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典型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和省政府通报表扬。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精心打造了魅力折桥湾、慈王农庄、妥家金色草滩、瓦窑迪乐园、江牌河州小镇等一批乡村旅游景点。高标准举办了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张学友演唱会、郎朗音乐会等赛事演出,临夏市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旅游综合收入从2015年的7.8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7.3亿元,增长2.5倍。天元国际商业综合体、中天健广场等一批商贸实体和长荣、正荣、俊林等专业市场相继建成运营,规上企业从5家增加到11家,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二五”末的5.4∶16.9∶77.7调整为2.2∶14.5∶83.3,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90%。

五年来,我们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治污染抓保护,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严格落实“减排、控煤、抑尘、限车、禁烧”等大气污染防控措施,累计拆并燃煤锅炉544台,完成改炕4.9万个、改厕1.34万个,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5.6%,PM10、PM2.5浓度均值较“十二五”末分别下降26.67%和28.21%。全面建立三级河长责任体系,重拳整理河道“四乱”注1问题,实施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建、引黄济临水源地保护等工程,地表水、饮用水水源水质均100%达标。全面落实土壤防治行动计划,土壤环境总体保持稳定,污染防治三年攻坚行动如期完成。全市建成区绿化面积达到177.6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1.92%,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五年来,我们坚持为民服务宗旨,保民生增福祉,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高。率先在全州实现15年全程免费教育,新建改扩建各类中小学幼儿园42所,新增学位供给2.35万个,义务教育巩固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99.27%和95.6%。全面落实分级诊疗、先诊疗后付费等改革措施,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实现“一站式”即时结报注2。城乡低保及特困供养标准年均增长10%,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9%和98.7%,60岁以上老人全部免费乘坐公交车。新增城镇就业2.4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226个,发放各类创业贷款5.67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完成劳动力输转21.6万人,劳务创收41亿元。分配入住廉租房、公租房950套,完成供热三网及分户改造311栋。全面办结省列民生实事,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65件、政协委员提案316件,有效解决了一批事关广大群众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方面的难题,财政累计投入民生领域各类资金达到110亿元。

五年来,我们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破瓶颈添动能,区域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注3,承接下放行政审批事项97项,完成市政务服务大厅标准化升级改造,全面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564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累计办结各类政务服务事项74.8万件,办结率达到99%。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有序推进“证照分离”和“多证合一”改革,市场主体从“十二五”末的1.4万户增加到现在的3万户。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完成减税降费5.8亿元,清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11.03亿元。积极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注4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组建成立市属国有企业道合公司,如期完成全国经济、地名、人口普查任务,统筹推进政府机构、公务用车、户籍制度、执法司法、社会事业等领域改革,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活力。

五年来,我们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抓治理防风险,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注5,健全完善“三位一体”网格化治理体系注6,西关街道西郊社区“一线六民”工作法注7入选全国100个优秀社区工作法之一。深入推进平安临夏市建设,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功打掉六家民营医院恶势力犯罪集团等涉黑涉恶组织12个,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健全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持续加强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市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依法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化宗教领域突出问题整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2016年临夏市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五年来,我们坚持加强自身建设,重法治转作风,政务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履职全过程,扎实推进“两学一做”注8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有力推动了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州市委工作安排落地见效。严格落实政府工作规则和法律顾问制度,从严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圆满完成“七五”普法任务,“以地为主、兼顾房屋”征收补偿模式荣获2018年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奖”,2020年再度获评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扎实开展“基层减负年”活动,政府系统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2020年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硕果累累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局面,我们保持战略定力、科学识变应变,紧盯高质量发展目标,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注9,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保持了我市大建设大发展的强劲势头。过去的一年,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交出了疫情防控的合格答卷。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牢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铜墙铁壁”,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疫情好转后,我们不失时机打出了10个方面68条推动复工复产的“组合拳”,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圆满完成了“一季度少下降、二季度正增长、三季度补欠账、四季度保目标”的工作要求。我们聚力攻坚、接续奋斗,巩固了脱贫攻坚的胜利成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聚焦打赢打好收官战,紧盯“三类户”注10开展挂牌作战,强化致贫监测和精准帮扶,实现了现行标准下所有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着眼于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大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乡村旅游发展,顺利开启了全面建设美丽乡村的新征程。我们致力发展、奋勇争先,实现了经济运行的稳步增长。坚持把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抓手和压舱石,积极主动跑项目、争资金,开工建设了环城北路等106个重点项目,竣工使用折桥湾旅游示范区基础设施一期等22个项目,争取到各类资金19.46亿元,是近年来争取资金最多、财税收入最好的一年,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被州政府授予“全州高质量发展进步奖”。我们多措并举、培优育强,促进了富民产业的蓬勃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内培外引,用全新视野、更高标准谋划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精心打造12个重点旅游村,成功引进华谊兄弟星剧场美好生活综合体,落地建设总投资37亿元的18个招商引资项目,有力促进了文旅首位产业的提档升级,为产业发展添加了靓丽的名片、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我们迎难而上、担当作为,解决了一批群众的急难愁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棚户区改造6500套,老旧小区改造1080户,18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工建设,8条城市“断头路”顺利拓通,市医院搬迁使用,规范整顿了光华路沿线14个物业小区,有效解决了一大批出行难、就医难、上学难的民生问题,用我们干部的辛苦指数进一步提升了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

同时,妇女儿童、青少年、老龄、残疾人、工会、红十字、慈善等事业取得新成效,统计、审计、科技、信访、地震、消防、地方志、档案、侨务、供销、双拥共建、国防动员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五年来,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立足本职、拼搏奉献,在各条战线上坚守初心、书写忠诚,涌现出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市委组织部,“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陈江场、段学魁,“全国道德模范”逄秘书,援鄂医务工作者陈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模范集体和先进个人,谱写了感人至深的奋斗之歌!他们在改革发展中攻坚克难,在脱贫攻坚中挥洒汗水,在疫情防控中勇往无前,在服务群众中无私奉献,为全市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做出了突出贡献,树立了光辉榜样,成为临夏精神最闪亮的底色、最感人的篇章、最生动的写照!

各位代表!五年的历程充满艰辛,五年的成就来之不易。这五年,我们奋发图强、攻坚克难,众志成城、苦干实干,是我市历史上建设项目最多、投资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综合效益最好的五年,也是基础设施改善最明显、城乡面貌变化最显著、社会治理成效最突出、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州委、州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各界人士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帮扶单位大力援助的结果,更是全市各级干部和各族群众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劳动者,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所有关心支持临夏市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的发展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只有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才能确保政府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必须坚持发展主题不放松,只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精会神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加快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不偏离,只有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矢志不渝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用心用情保民生、兜底线、促公平,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汇聚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不松劲,只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促进创新,主动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奋力破除发展道路上的瓶颈障碍,才能持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释放攻坚克难、推动发展的强大能量,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必须坚持自身建设不懈怠,只有围绕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坚持系统观念,坚持依法行政,驰而不息转作风、提效能,才能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高效化落实,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些经验启示弥足珍贵,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断发展。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受疫情变化和经济下行压力影响,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够牢固,在拓存创增、挖潜增效上还需加力给劲。二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体系还不完备,产业聚集带动作用发挥不够,经济增长的创新动能仍显不足,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久久为功。三是社会民生事业发展仍存在许多短板弱项,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和城市综合治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配套建设投入逐年增长,财政保运转、保民生、保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五是一些单位和干部的能力素质、责任担当与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还有差距,在抢抓机遇、研究政策、谋划项目、争取资金上力度还不大、办法还不多。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十四五”时期总体部署和奋斗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临夏市的关键五年。市委十四届十四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临夏市委关于制定临夏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政府工作明确了目标,提出了要求。根据《建议》精神,市政府编制了《临夏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本次大会审议通过后,我们将认真组织实施。

展望未来的五年,我市处于多重发展机遇叠加期,深化改革开放攻坚期,弥补基础短板突破期,经济转型升级加速期,缩小发展差距窗口期。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州市委工作安排,把握新特征新要求,应对新矛盾新挑战,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担”的觉悟、“干”的作风,不断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纲要(草案)》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方面实现新跨越,围绕临夏市发展功能定位,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为我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纲要(草案)》提出“十四五”时期目标定位是: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一、二产业产值基本实现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左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和9%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城镇化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城镇化率达到90%以上。

围绕上述奋斗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创新核心地位,进一步激发科技支撑新活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和人才引进力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注重科技成果转化,深化“院企校企”合作,着力打好科技牌、种子牌、研发牌,加快建设牡丹繁育基地、牡丹研究中心、食用菌种植培育中心,推进智慧工厂、智慧农业、智慧物流建设,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经过五年的努力,创新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凸显,在促进经济动能转换、企业转型升级、产业提质增效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全社会崇尚创新、敢于创新的氛围更加浓厚。

二、强化农业农村基础,进一步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坚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起点规划农业农村发展、全方位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下功夫调整富民产业结构、全覆盖整治乡村人居环境,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经过五年的努力,“五大园区”注11基本建成,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把我市打造成“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

三、强化政策机遇意识,进一步推动项目建设新突破。坚持项目支撑带动,积极抢抓国家重大政策机遇,认真学习研究投资导向,最大限度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做到政策项目化、项目可研化,全面提升项目谋划争取能力水平。坚持以项目建设拉动投资、培植财源、补齐短板,力争“十四五”时期总投资1523亿元的591个重点项目落地实施,在智慧城市、乡村振兴、道路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谋划争取更多的项目、取得更大的突破。经过五年的努力,全市上下谋项目、抓项目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建设,形成注重当下、立足长远、长期带动、持续有效的项目支撑体系。

四、强化产城融合发展,进一步构建现代产业新格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形成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以城养城、产城融合的新局面。做大做强文旅首位产业,大力发展全域全季节全要素旅游,全面打造西部旅游重要目的地。培育壮大工业经济,全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催生一批带动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新产业、新业态,进一步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提高产业附加值和产品竞争力。改造提升商贸物流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经过五年的努力,五大百亿级产业注12蓬勃发展,游客集散中心全面建成,把我市打造成“全域旅游示范区”。

五、强化环境建设管理,进一步展现公园城市新面貌。坚持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加快新型城镇化、市县一体化、塬上塬下一体化发展,按照“治理、改造、提升、通畅”的工作要求,在统筹推进新城建设和老城改造过程中,更加注重城市建设品质和综合管理效能,配套一批社区公园、体育公园、绿地公园、休闲公园,形成布局合理、类型多样、功能完善、亲民便民的城市公园体系。建立健全智慧城市管理、服务、评价“三大体系”,全面提升精细化、智慧化、高效化水平,积极争创全国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经过五年的努力,城市建设更具品质、城市管理更加精致,城市环境更加美丽,把我市打造成“甘肃西南部地区门户城市、全州中心城市和宜居宜学宜商宜游的公园城市”。

六、强化民生保障能力,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新期盼。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振兴教育事业,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争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深入推进健康临夏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强化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全民健身活动,促进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认真落实就业政策,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完善广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经过五年的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七、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形成绿色低碳新风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严格落实“三线一单”注13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深入打好三大保卫战,实施南北两山生态廊道,大夏河、红水河、牛津河综合治理等一批生态保护项目,全力保障大气、水、土壤环境安全。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提高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经过五年的努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效,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稳固,绿色生活方式广泛形成,把我市打造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黄河上游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

八、强化改革开放动力,进一步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民营经济发展乐园。高质量推进财税金融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激发经济主体活力。发展壮大道合、亿农、枫临、城投等国有企业实力。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注14和兰西城市群注15、兰白经济圈注16,积极引导发展外向型经济,不断扩大对外贸易。积极参加兰洽会、农博会等省内外重大节会,高质量筹办临博会、河州牡丹文化月等节会活动,促进贸易、投资等领域交流合作。经过五年的努力,推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改革开放,把我市打造成“面向中西亚中南亚中东欧的食品和民族特需用品生产供应基地”。

各位代表!奋进“十四五”,迈向新征程,我们必须勠力同心、只争朝夕、接续奋斗,奋力谱写临夏市新时代追赶超越的新篇章!

2021年主要工作任务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发展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事关长远、意义重大。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州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暨州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四届十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按照州委对临夏市提出的“争当六个排头兵”注17目标要求,全力构建“一心一区两廊五园多点”注18的全市发展空间布局,打造“四大经济圈”注19,培育三大百亿级产业、融入两大百亿级产业,形成“一环五横十纵”注20的路网格局,建立健全智慧城市管理、服务、评价“三大体系”,努力提高城中村—老城区现代化治理、改造、提升、通畅水平,确保“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10%,一、二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以上。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大力整合优势资源,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严格按照“四个不摘”注21的要求,紧盯“两类户”注22加强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建立健全防贫保险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规范提升4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和22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凯琳鞋业、阳光智家、新平制香3家扶贫车间向扶贫工厂发展,新建罗家湾新型建材、江牌金芍药王子等3家扶贫工厂,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增收致富。抓住五年过渡期这个大好机遇,争取列入国家或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做好与东部协作地区的工作对接,力争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得到更多支持,实现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和工作体系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着力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围绕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实施好3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蔬菜育苗中心、东西川南川灌区节水改造等项目,抓好5000亩牡丹芍药、5000亩高原夏菜、5000亩高原西瓜、1200亩时令花卉、800亩树莓、600亩食用菌种植,融入特色种植百亿级产业;巩固提升现有114家规模养殖场,支持八坊清河源、清源、俊林、佳源牧业等畜牧龙头企业创建“牛羊文化产业园”,建设集养殖、屠宰、加工、冷链、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打响临夏牛羊肉绿色有机品牌,培育以牛羊为主的畜牧百亿级产业。围绕打好职业技能培训攻坚战,紧盯产业需求和群众意愿,依托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和市职教中心,大力实施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组织人社、教育、扶贫、文旅、农业等18个行业部门,对“两后生”注23、青壮年劳动力、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残疾人和零就业家庭,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全员免费技能培训,努力培养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产业工人、店主老板成为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围绕打好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攻坚战,按照“多规合一、有效配套、无缝对接”的原则,高标准编制完成乡镇规划、村庄规划和乡村振兴规划,以20个州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引领、兼顾剩余15个村,扎实推进农村厕所、垃圾、风貌“三大革命”,继续实施四镇污水管网、安全饮水提升、土炕改造、道路建设、村庄绿化、数字乡村等一批补短板、强弱项的基础设施项目,把我市的每一个村都打造成美丽乡村示范村。

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深度挖掘“旅游+康养+休闲+乡村振兴”模式,推进农文旅一体化、集群化、差异化发展。在折桥镇打造“休闲康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引进天元、东太等州内有实力的企业,实施投资2.1亿元的树莓种植基地,投资1亿元的水上乐园,投资3500万元的折桥大院,投资1500万元的河州花之约花卉博览园,投资300万元的折达路沿线生态花廊等项目,逐步形成农耕体验、田园采摘、休闲垂钓、特色美食、生态观光、医疗康养等多元业态竞相发展的乡村产业新格局,进一步叫响做大“魅力折桥湾”旅游品牌。在南龙镇打造“休闲静谧园林化的凤凰山主题游乐园”,投资2.1亿元,绿化造林4600多亩,建设十里七彩栈道、观光电梯、观景台等20多处景点的凤凰山文旅景区,争取引进豪富集团、盛财集团、州文旅投等企业,投资建设宾馆酒店、乡村民宿、康养基地、儿童乐园等多元业态,努力打造我市的又一个国家4A级景区。在枹罕镇打造“牡丹文化产业园”,引进百益集团共同建设运营投资7亿元的百益亿农国际鲜花港,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建设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示范带动能力最强、发展后劲最足的高新花卉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年产鲜切花6000万枝;投资1.2亿元建设集牡丹芍药育种育苗、产品研发、展示展销为一体的牡丹科技园;同步配套建设投资950万元的产业园道路拓通改造工程,形成从育苗到种植、销售到加工的牡丹全产业链条。在城郊镇打造“花卉产业园”,引进燎原集团投资1亿元建设集花卉交易中心、花卉栽植培育基地、盆景园、商业街四大板块为一体的城市花卉市场。这些项目的实施,对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必将为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二、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继续保持强劲势头

积极主动谋划争取项目,全力以赴推动实施项目,以项目建设扩投资、促增长、稳预期,持续带动城市大建设大发展。

千方百计争取项目。紧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两新一重”注24等政策机遇和投资导向,继续谋划储备优质项目,力争凤凰山文旅景区、环城南路、河州中学等一批重点项目列入国家和省上盘子。主动加强与华润、中旅、保利、中车、诚通、招商局集团等央企的对接联系,争取在农业种植、食品加工、景区管理、商业开发、道路交通、冷链物流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采取节会招商、项目招商、以商招商、以情招商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奥特莱斯、阿里云数字政府等国内知名企业和州内有实力企业的洽谈交流,积极引进落地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强弱项、惠民生的大项目好项目。

大干快上实施项目。全年计划实施总投资639亿元的225个重点项目,其中:新建项目79个、204亿元,续建项目80个、193亿元,预备项目66个、242亿元;政府投资150个、297亿元,社会投资75个、342亿元;上亿元的项目104个。3月5日,我们分六个会场举行了2021年一季度总投资154亿元的46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吹响了全市项目建设的冲锋号。当前,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新建项目抓开工、续建项目抓复工、预备项目抓前期,紧盯时间节点抓质量、抓安全、抓管理、抓进度,努力把每一个项目建成优质工程、放心工程。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质提标年活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大力推行“不来即享”和“招商项目代办制”,努力营造“你投资、我帮办,你发财、我发展”的服务环境。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线上“一网通办”“一窗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注25监管,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

三、着力优化产业发展结构,不断增强经济实力

坚持首位主导、多轮驱动、补齐短板、锻造长板,切实优化产业布局,调整经济结构,全力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做大做强文旅首位产业。全面打响文旅产业深度开发攻坚战,突出“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在做好景区、宾馆、餐饮、商场等各行业领域规范整顿的同时,加快人民红园、古河州酒厂等的升级改造,努力把人民红园创建为3A级景区,把古河州酒厂打造为3A级工业旅游酒庄。加快推进华谊兄弟星剧场美好生活综合体、河州酒店群、博览建筑群等特色文旅项目,继续抓好八坊十三巷四期、临夏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等项目建设,认真办好各类节会活动,努力培育文化旅游百亿级产业。大力发展河州餐饮文化,培育临夏“名宴、名菜、名面点、名小吃、名饮品”五张餐饮名片,叫响“临夏美食非吃不可”品牌,打造以河州美食为主的美食百亿级产业。

全力促进工业提质增效。积极融入以沿黄沿洮为主的工业百亿级产业,把食品、民族特需用品、新型建材、工艺品加工等产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持续加大对龙头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延伸产业链条,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营效益。继续加大“小升规”企业注26培育力度,完成凯琳鞋业、艾米尔等企业入规,推动佳家味、哈利德等公司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注27。市财政注资5000万元担保基金,为全市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城乡失业人员提供创业资金支持。

扶持壮大商贸物流产业。全力打造以中心广场为主的商贸经济圈,以百益、中天健、义乌、天元为主的高端商务圈,以红星美凯龙爱琴海购物公园、华谊兄弟星剧场美好生活综合体为主的文化旅游圈,以折桥康养小镇、凤凰山主题游乐园为主的康养游乐圈,全力以赴抓好新业态引进、市场培育、老旧商场改造等工作,全面建成运营百益时代广场,尽快动工百益环球中心、河州冷链仓储配送中心、中储智慧物流信息平台等商贸物流项目,着力构建现代商贸物流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电商经济,深入拓展农村消费市场,积极搭建电商营销平台,更好的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社会消费。

四、着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公园城市建设

大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全面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努力实现基础设施大建设、城市风貌大提升、人居环境大改善。

科学编制城市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定位、文化特色、建设管理等多种因素,编制完成国土空间规划、建筑风貌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确保城市发展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始终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依规加大全市“两违”注28排查整治力度,积极稳妥解决房地产项目开发历史遗留问题,减少存量、杜绝增量,坚决维护规划权威和群众合法权益。

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按照建设公园城市的理念,全面加快总投资1.5亿元、占地178亩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州牡丹园建设;稳步推进总投资6.3亿元、占地1200亩,集时尚购物、体育运动、儿童游乐、生态水景为一体的东郊生态公园;建成使用华寺西街休闲绿地广场,新建改造公厕158座、健身驿站5处,努力实现人在城中、城在园中、园在景中。按照“一环五横十纵”的路网格局,着力完善城市交通路网,年内全线贯通环城北路,加快实施G310至G568连接线、环城南路等道路工程和客运中心项目,建成州市医院地下通道,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让群众在城市生活的更舒适、更方便、更满意。

大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进一步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组织实施好秦月府等23个棚户区和城区现有建筑风貌改造,加快推进118栋7800余户供热三网及分户改造项目进度,全面完成南滨河路、迎宾大道、解放路、团结路、刘临路(东门至电大段)改造提升,持续抓好城市路面架空线入地、防洪排涝、无暖楼改造等工作。加强道路坑槽修补、人行道地砖更换和各类市政设施更新管护,完成全市居民智能水表安装,着力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

全面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按照城市环境建设管理考评体系、标准、细则,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机制和“五包七禁”注29制度,持续开展马路市场、占道经营、环卫保洁等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现城乡环境面貌大提升。深化物业管理集中整治,组建市属物业管理公司,引导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逐步实现全市“三无”小区注30的托管服务。加快团结北路、华寺西街地下停车场项目建设,全面整合街面、小区、企事业单位停车资源,年内增加停车位5500个。规范客运市场管理,严厉打击“黑车”非法运营,稳步推进公交车出租车扩面降费,年内投放定制客运服务车100辆。启动实施城市智慧管理服务中心项目,整合各类数据资源打造“城市大脑”,推动城市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效能化。

五、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建设美丽家园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局,全力构筑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坚持不懈抓好生态治理。按照“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见缝插绿、出门见绿”的思路,大力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在市区主干道栽培花卉绿篱9300平方米,种植补植行道树及景观树9600株,在城区道路两侧打造成绿量更丰富、特色更明显的生态景观。高度重视“三河”流域生态治理,以大夏河为重点,统筹推进红水河、牛津河综合保护,将大夏河沿线的六十里牡丹长廊、东郊公园、华谊星剧场、三馆一中心等景观景点串连成线,打造集生态保护、城市休闲、摄影拍客、网红打卡、健康养生为一体的沿河健康休闲带。积极推行林长制,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在南北两山完成造林9160亩,栽植常青树13万株、乔木30万株、花灌木48万株、宿根花卉2万平方米,更高水平的建设生态绿、城市美的幸福家园。

巩固提升污染防治成果。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排查整治大气、水、土壤等各类环境污染问题,严格管控建筑扬尘、餐饮油烟、汽车尾气、劣质煤炭等污染源,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持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严格落实河长制,常态化开展河道巡查和“清四乱”整治,加强槐树关、引黄济临两处饮用水源地保护和三河流域水域污染综合治理,完成牛津河河道监控设备安装,实施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湿地处理工程。加强土壤环境监测治理,统筹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散乱污”企业注31整治,尾菜处理、废旧农膜、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60%、82%和86%以上。严格落实行业监管责任,继续加大环境综合执法力度,严肃查处破坏生态环境案件,形成铁腕治污、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年内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加快实施医疗废物、餐厨垃圾集中处置等项目,积极引导全社会开展垃圾分类和限塑行动,不断提高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加快推进天然气进村入户、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项目进度,稳步增加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和共享单车投放数量。积极参与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注32工作要求,加强全民环保宣传教育,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落实国家节水行动,积极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创建,形成绿色、低碳、节约的社会新风尚。

六、着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全力解决好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发展更有民生“温度”,更显小康“内涵”,更具幸福“质感”。

全面推进教育振兴。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抓好17所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建设,增配更新一批教育教学设备,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动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民办教育机构办学行为,引导民办教育有序竞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拓宽教师增补渠道,推进“县管校聘”制度改革,加大校园长、教师交流轮岗和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思政教育、实践教育和体美劳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加快建设健康临夏。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强重点专科和薄弱学科建设,实施市医院迁建二期、民族医院改扩建、疾控中心等项目,完成医技人员培训600人以上,提升市镇村三级卫生服务水平,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全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健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加强核酸检测能力建设,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织密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不断提高办结率和答复率。全力做好劳务基地拓展和组织输转工作,争取年内新建劳务基地2家,输转劳务人员3.4万人以上。公平公正落实低保、医保、特困供养等惠民政策,继续加大残疾人、孤儿、流浪乞讨人员等困难弱势群体社会救助,争取年内实现市养老院公建民营。坚决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持续巩固“双拥”注33共建工作,着力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全面建成南滨河路健康步道,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七、着力夯实社会治理根基,全力维护和谐稳定

健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临夏市。

创新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组织开展好“八五”普法活动,加大对宪法、民法典的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深入推进“雪亮工程”注34“三项基础”注35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扎实推进禁毒重点整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持续深化城乡综合整顿整治十大行动注36,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信访积案化解力度,不断提高平安建设水平,让广大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最大受益者。

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入推进“沿黄河—洮河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带”注37创建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注38、宗教场所“四进”活动注39和“国好·法大”教育实践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坚决防范和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全力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建立健全应急保障体系。全面加强自然灾害预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快实施北山防洪渠、城市应急水处理系统、国泰成品粮油储备库等项目,不断提升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水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面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注40,守护好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各位代表!今年我们将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集中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一是新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州牡丹园和东郊生态公园,让市民住进“公园”里,享受更具幸福感的城市生活。二是新建南龙中心小学、折桥中心幼儿园等5所学校幼儿园和聂家、罗家湾两所小学食堂,秋季开学前投入使用第四中学、凤林小学等12所学校幼儿园,新增学位1.44万个,全力解决好社会关切的大班额、入学难问题。三是继续发扬“开路精神”,打通城东一、三、四路至环城北路等16条城市“断头路”,让城市更加通畅,让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四是改造老旧小区84栋2764户,安装电梯40部,让老旧小区换新颜。五是组织好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单位就业,新增城镇就业3400人以上,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亿元以上,完成职业技能培训6900人以上,由政府免费培训,让群众更好就业。六是为60岁以上老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为6000户已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购买防止返贫保险,全覆盖办理农业生产保险,让全市老年人和农村困难家庭生活更有保障,让广大农户安心发展。七是免费对600名城市低收入妇女和700名农村妇女进行“两癌”检查,为广大妇女撑起健康服务的“保护伞”。八是完成肖家、新庄两处源水保障工程,有效解决好城市水源不足的问题。九是建设提升7个城市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十是落实城乡居民养老金提标和低保家庭子女高校入学资助政策,让老年人安享晚年,让困难家庭学子轻松上学。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进入新时代,展现新作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人民群众新期盼,我们将以自我革新的担当和刀刃向内的勇气,转变职能、改进作风,锐意进取、忠诚履职,努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始终坚持政治引领,建设忠诚政府。坚持以忠立命、以忠立心、以忠立业,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胸怀“两个大局”注41、心系“国之大者”,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让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建设为民政府。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走一线、察实情、听意见,真心实意为群众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着力提高建议提案办理质量,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始终坚持真抓实干,建设务实政府。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鲜明底色,发扬“三牛”精神注42和脱贫攻坚精神注43,保持夙夜在公、敢死拼命的工作劲头,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敢啃硬骨头、敢拔硬钉子,把该干的事干好、难干的事干成,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赢得群众的满意。

始终坚持从严治政,建设清廉政府。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树牢红线意识,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过紧日子,严格预算执行,强化审计监督,促进工作规范,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新目标赋予新使命。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乘势而上、砥砺前行,凝心聚力、团结奋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奋力开创临夏市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名词术语注解

 

1.河道“四乱”:即河道管理范围内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

2.“一站式”即时结报:城乡参保居民按规定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住院发生的政策范围内费用,定点医疗机构提供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报,患者出院时只交个人自负费用。

3.“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4.农村“三变”改革:即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

5.“枫桥经验”:即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县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之后,枫桥经验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

6.“三位一体”网格化治理体系:即构建以社区、派出所、小区物业为主的工作体系,有力形成职能互补、信息共享、协同共治的联防联控工作新格局,筑牢基层堡垒。

7.“一线六民”工作法:即以强化党支部政治建设主线,创建便民服务型、惠民阳光型、利民生态型、安民平安型、助民帮困型、乐民文化型社区。

8.“两学一做”:即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9.“六稳”工作、“六保”任务:“六稳”工作即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六保”任务即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任务。

10.“三类户”:即未脱贫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

11.“五大园区”:即折桥休闲康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南龙休闲静谧园林化的凤凰山主题游乐园,枹罕牡丹文化产业园和牛羊文化产业园,城郊花卉产业园。

12.五大百亿级产业:即培育形成以牡丹元素为主的文化旅游产业、以牛羊为主的畜牧产业、以河州美食为主的美食产业三个百亿级产业,积极融入以食用菌蔬菜花卉为主的特色种植产业、沿黄沿洮的工业产业两个百亿级产业。

13.“三线一单”: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14.“一带一路”建设: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5.兰西城市群:即以兰州市、西宁市为中心,主要包括定西市和海东市、海北藏族自治州等22个地州市的经济地带,是中国西部重要的跨省区城市群

16.兰白经济圈:即甘肃省为了加快发展,积极促进白银老工业城市的转型,以及突破兰州和白银两市行政区划界限,充分发挥各自区域的特色优势,实现区域内优势互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适时作出的决策。

17.“争当六个排头兵”:即要争当团结担当干事的排头兵、要争当区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要争当产业上档升级的排头兵、要争当推进乡村振兴的排头兵、要争当市域社会治理的排头兵、要争当提升作风形象的排头兵。

18.“一心一区两廊五园多点”:“一心”即八坊十三巷4A级景区为中心;“一区”即临夏市乡村振兴示范区;“两廊”即南龙凤凰山景区廊道、北山综合治理生态廊道;“五园”即折桥休闲康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园,南龙休闲静谧园林化的凤凰山主题游乐园,枹罕牡丹文化产业园和牛羊文化产业园,城郊花卉产业园;“多点”即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州牡丹园、东郊生态公园、人民红园、彩陶博物馆、地质公园等。

19.“四大经济圈”:即以中心广场为主的商贸经济圈,以百益、中天健、义乌、天元为主的高端商务圈,以红星美凯龙爱琴海购物公园、华谊兄弟星剧场美好生活综合体为主的文化旅游圈,以折桥康养小镇、凤凰山主题游乐园为主的康养游乐圈。

20.“一环五横十纵”:“一环”即环城北路+G568线;“五横”即兰郎路—刘临路,前河沿路—木枹路,北滨河路—河州大道,南滨河路,折双路—G213线;“十纵”即环西五路,环西四路,环西三路,环西一路,环城西路,团结路—迎宾大道,城东一路,城东四路,城东五路,智强路。

21.“四个不摘”: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22.“两类户”:即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

23.“两后生”:即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学生。

24.“两新一重”:“两新”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一重”即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25.“双随机、一公开”:即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26.“小升规”企业:即小微工业企业转型从规模以下升级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7.“专精特新”企业:即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工业中小企业。

28.“两违”:即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建筑的简称,具体指未经批准占用土地擅自建房的行为和没有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违反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核定的建房行为。

29.“五包七禁”制度:“五包”即包卫生保洁、包环境秩序、包绿化管护、包公共设施、包公共秩序;“七禁”即禁止乱泼乱倒、乱涂乱画、乱摆乱堆、乱拴乱挂、乱挖乱占、乱停乱放、乱搭乱建。

30:“三无”小区:即无单位管理、无业主委员会自治管理、无物业管理的小区。

31.“散乱污”企业:即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当地布局规划,未办理相关审批手续,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或不具备治理价值的企业。“散”即选址布局不符合城市发展规划、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等已发布生效的各类规划的有污染物排放的企业;“乱”即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应办而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土地审批手续、安全评价审批手续等相关审批手续的有污染物排放的企业,存在于居民集中区的企业、工业摊点、工业小作坊;“污”即生产、经营过程产生污染物对环境带来明显影响和危害,无污染防治设施、污染防治设施不完备、不能对产生的污染物进行有效收集处理,或污染防治设施不具备达标排放能力,非法排放的企业。

32.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即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后逐步回落;“碳中和”即到2060年,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途径,抵消自身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33.“双拥”:即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简称。

34.“雪亮工程”:即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它通过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群众身边,发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监看视频监控,共同参与治安防范,从而真正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称之为“雪亮工程”。

35.“三项基础”:即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三项基础”,具体指基础力量、基础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

36.城乡综合整顿整治十大行动:即干部作风、基层组织、意识形态、营商环境和市场秩序、医疗医药、市容村貌、乡风文明、社会治安、交通秩序、民族宗教等十大领域整顿整治行动。

37.“沿黄河—洮河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带”:即把沿黄河-洮河地区的甘南、临夏、定西、兰州、白银5个市州和兰州新区创建为区域经济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多元文化和谐共存、民族关系和谐稳定的提升带,包含补齐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短板,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基础设施体系,治理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依法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创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方式,加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六项重点任务。

38.“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即学习十九大精神、学习中国文化、学习法律法规、做合格教职人员。

39.宗教场所“四进”活动:即国旗国歌进场所、宣传标识进场所、法制教育进场所、道德典范进场所。

40.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即以最严谨标准、最严格监管、最严厉处罚、最严肃问责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41.“两个大局”: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42.“三牛”精神:即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

43.脱贫攻坚精神:即“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

 


部门信息公开平台
公共企事业信息公开
水电气热
通信领域
邮政
金融领域
卫生健康